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比亚迪反转领跑 国内车市格局生变?

日期:2022-05-09 来源:北京中调法治网 浏览量:0

  停产纯燃油车的比亚迪,迎来领跑时刻。在港股市场连续多日上涨后,瑞信发布报告称,对比亚迪的评级为“跑赢大市”。凭借新能源车型逆势上涨的销量,比亚迪有望反超“南北”大众的燃油车销量,坐上车市销冠位置。事实上,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向好下,打破格局的不仅是比亚迪,造车新势力企业排名也发生明显变化。业内人士认为,受供应链等影响,燃油车供应量和需求量均出现下滑,但新能源车板块需求量却并未受到明显影响。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未来新能源车企和车型领跑车市的情况可能将成为常态。

  “断油”后有望摘销冠

  当全球车企在“缺芯少锂”情况下销量受挫时,比亚迪交出亮眼成绩单。

  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比亚迪销量为39.24万辆,同比增长高达387.94%。其中,4月销量为10.6万辆,同比增长逾3倍。今年3月起,比亚迪已停止纯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这意味着其4月的销量贡献全部来自新能源车型。目前,比亚迪凭借新能源车型已连续两个月销量突破10万辆。

  连续迈过10万辆关口,也给了比亚迪反超燃油车企的机会。受供应链、需求量下降等因素影响,国内燃油车企销量出现下滑,业内预计今年4月比亚迪有望超越“南北”大众,摘得单月销量冠军。此前,今年3月比亚迪已反超上汽大众,登上国内乘用车零售量排行榜第三位,这也是前三位中唯一一家新能源车企。而根据今年4月国内汽车厂商上险数据(截至4月17日)显示,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广汽丰田、长安汽车上险量分别为2.96万辆、1.87万辆、2.15万辆和1.91万辆,比亚迪上险量则高达3.57万辆,稳居排行榜首位。“今年4月,受疫情、芯片等因素影响,国内车企的生产遇到很大挑战,大部分车企的销量受到冲击。”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表示,相比其他车企,比亚迪在电池、半导体领域多有布局,抗风险能力更强。

  比亚迪相关人士透露:“今年4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6.242GWh,今年以来累计装机量约为20.98GWh。”在颜景辉看来,市场需求量并未减弱,加之比亚迪能够保证电池供应,使其能够连续交出破10万辆的销量成绩单。

  “二线”新势力上位

  比亚迪改变传统车市排名的同时,在火热的造车新势力板块,主打走量车型的二线品牌也打乱了“蔚小理”的格局。

  数据显示,今年4月零跑汽车交付量达9087辆,同比增长超200%,超越小鹏汽车首次夺得单月销量冠军。哪吒汽车交付量则为8813辆,同比增长119.5%,排名升至第三位。而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三位传统头部玩家的“蔚小理”,仅小鹏汽车以9002辆交付量排名第二位,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均跌出前三位。其中,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的交付量均出现同比下滑。数据显示,今年4月蔚来汽车交付量为5074辆,环比下滑49.18%,同比下降28.6%;理想汽车交付量为4167辆,环比下滑62.6%,同比下降24.77%。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表示:“理想汽车的零部件供应商超过80%分布在长三角地区,且其中很大一部分位于上海和江苏昆山,部分供应商无法供货,有些供应商甚至完全停工、停运,导致现有零部件库存消化后无法继续维持生产,因此对理想汽车4月的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导致部分用户的新车交付延期。”

  事实上,受到多方面影响,今年4月初,蔚来汽车就宣布整车停产,部分车辆会推迟交付。蔚来汽车相关人士表示:“满足持续增长的订单需求,需要进一步克服疫情、供应链等带来的压力。目前生产正逐步恢复。蔚来正与包括合作伙伴在内的各方共同努力,力争多生产、多交付。”

  国内造车新势力头部玩家销量走低,为二线造车新势力车企创造上位机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除供应链、疫情等因素外,二线造车新势力品牌车型定位以中低端车型为主,这部分车型在二三线城市需求量较大。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涨价期,售价相对较低的二线造车新势力品牌车型也成为消费者选择的目标。数据显示,今年4月在哪吒汽车的销量结构中,7.49万元起售的哪吒V车型交付量达5694辆,在哪吒汽车总交付量中占比过半。业内人士表示,虽然高端新能源车型能为车企带来高利润,但中低端走量车型仍有较大市场需求,零跑和哪吒等品牌正通过基盘车型抢夺市场份额。

  渗透率或提前撞线

  比亚迪反超,零跑汽车、哪吒汽车上位的背后,与国内新能源车市持续向好不无关系。

  目前,新能源汽车成为托底车市大盘的重要抓手。今年一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百万辆大关,超过去年上半年销量,更接近2019年全年销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9.3万辆和125.7万辆,同比均增长1.4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03.6万辆和100.7万辆,同比均增长1.3倍。而新能源汽车的高销量表现,也让今年一季度国内乘用车市场稳住9%的销量增速。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受宏观经济影响,稳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今年一季度汽车市场增速同比明显回落。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延续快速增长势头,均超过百万辆,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

  此前,《节能与新能源技术路线图2.0》提出,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目标为20%。中汽协方面曾预测,2025年国内汽车销量有望达3000万辆,届时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600万辆。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19.3%,这意味着渗透率目标有望在今年提前达成。

  颜景辉表示,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向好,为新能源车企追逐燃油车企提供机会,但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看到中低端市场需求后,小鹏、蔚来、特斯拉选择下探。去年,小鹏P5正式交付,此前蔚来ET5也已经下线同时还有望推出子品牌下探售价抢夺中低端市场份额,而特斯拉也被爆出将推出一款定位低于Model 3的车型。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消费者正逐渐接受新能源汽车,同时市场上所提供的家用电动汽车均切中用户痛点。”(来源:中国青年网)

(编辑: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