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调法治网(王海龙 报道)七月十日,在陕西省子长市开元广场,一场由子长市委、市政府精心策划,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及市文化和旅游局联袂承办的“纪念瓦窑堡一九三五,步履不停,胜利之歌”咏唱大赛拉开了帷幕。此次活动旨在缅怀党中央进驻瓦窑堡九十周年的光辉历程,纪念瓦窑堡会议召开九十周年的历史性时刻,通过歌声颂扬党的卓越功绩,点燃广大党员干部心中的爱国之火,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市委书记田兆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任越安、市委副书记兼市长高晓斌、市政协主席李宏宇等市级领导悉数出席,与在座的各界人士、光荣在党五十年的老党员、道德楷模、陕西好人,以及来自医疗、教育、政法、农业、消防、环卫等多个行业的一线杰出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盛况。
舞台上,来自卫健局党委、民政住建发改联合队、农商行党委、政法党委等九支参赛队伍,以饱满的热情和激昂的旋律,演绎了《红军战士想念毛主席》、《毛主席在瓦窑堡的岁月》、《新时代之歌》、《战歌映山河》及《映山红》等经典红色曲目,每一首歌都蕴含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仿佛将观众带回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观众们被这些充满力量与情感的歌声深深打动,每一句歌词都仿佛是对党的丰功伟绩的深情赞歌,每一声旋律都传递着勇往直前的奋进力量,抒发了对党和祖国深沉而热烈的爱。这不仅是一场音乐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红色精神的震撼与鼓舞。
经过紧张而激烈的角逐,城管与交通市场监管局党委联队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党政子长采油厂代表队紧随其后,获得二等奖;财政税务局党委、水务农业农村局党委、自然资源局党委及卫健局党委代表队则凭借出色的表现,共同摘得三等奖的桂冠。此外,工业园区党委、工业和煤炭应急管理局党委、政法党委、民政住建发改联合队及农商行党委荣获优秀奖;老年大学因出色的组织工作而荣获最佳组织奖;教体局单位则因其独特的演出风格而荣获特别演出奖。市级领导亲自上台,为获奖代表队颁发了沉甸甸的奖牌,这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能够参与此次活动,我深感荣幸。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歌咏比赛,更是一次深刻的党建教育实践活动。它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党的革命历史,感受子长这片红色土地的深厚底蕴。这是一场鼓舞人心的比赛,让我为党、为国、为家乡子长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为了能在比赛中展现出最佳状态,我们团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利用业余时间,我们刻苦排练,每一次的练习都是对革命历史的一次深情回望,让我们对红色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悟。通过演唱这些经典红歌,我们向革命先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希望将这种不屈不挠、勇于奋斗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激励大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比赛结束后,全场人员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高亢嘹亮的歌声,如同号角般响彻云霄,回荡在洪都与瓦窑堡的上空,久久不息。这一刻,所有人都沉浸在了对党的无限热爱与敬仰之中。整场比赛在欢声笑语与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
此次歌咏比赛,不仅唱响了历史的回音,更吹响了时代的号角。它点燃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爱党爱国情怀,激发了我们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奋发图强、锐意进取的决心与勇气。回望历史,一九三五年的寒冬,中央红军历经千辛万苦抵达陕北,在简陋的土窑洞中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瓦窑堡会议,作出了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从土地革命到全民族抗战,尽管历史背景不断变化,但那份初心与情怀始终如一。九十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瓦窑堡儿女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团结一心、砥砺前行,不断开创着新的历史篇章。
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与期待。在打造延安北部副中心的宏伟目标指引下,全市上下正以感恩的心态、奋进的姿态,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阔步前进。而我们这些新时代的青年,也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坚定的信念,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