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增加户外活动、科学用眼可预防近视

日期:2018-09-04 来源:中调法治网 浏览量:0

 
(北京中调法治网)医学上看,近视眼是在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近视眼也称短视眼,因为这种眼只能看近不能看远。这种眼在休息时,从无限远处来的平行光经过眼的屈光系折光之后,在视网膜之前集合成焦点,在视网膜上则结成不清楚的象,远视力明显降低,但近视力尚正常。

目前,近视眼已被公认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有遗传因素者,患病年龄较早,度数多在600度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视眼者,无家族史。目前认为,近视眼属多因子遗传病,遗传影响因素更是超过100多种。
  
造成近视眼的病因非常复杂,从事文字工作或其他近距离工作的人,近视眼比较多。青少年学生中近视眼也比较多,并且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其患病率明显上升,说明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近距离工作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是否使用电子产品学习并不是预防近视的关键,而是要解决青少年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问题。据统计国内大城市如北京城区小学生平均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仅1.1小时,相应的每天室内时间却有增无减,近视风险不可忽视。
  
有多项研究报道:儿童的生活习惯,包括长时间的近距离工作(阅读纸质书籍和使用电子产品)、有限的户外活动,使其近视率高出其他儿童3倍。青少年的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很强,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较大,阅读等近距离工作时的调节和集合作用,使内直肌对眼球施加一定的压力,眼内压也相应升高,随着作业的不断增加,调节和集合的频度和时间也逐渐增加,睫状肌和眼外肌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调节作用的过度发挥可以造成睫状肌痉挛,从而引起一时性的视力减退。休息后缓解的称为假性近视,不能缓解时则称为真性近视。因此日常看书作业的话每间隔30分钟左右需要休息一会,可缓解视觉疲劳。良好的用眼习惯可以大幅度降低近视问题。
  
目前近视眼最突出的症状是远视力降低,但近视力可正常。会感觉视疲劳,特别在低度者常见,系由于调节与集合的不协调所致。高度近视由于注视目标距眼过近,集合作用不能与之配合,故多采用单眼注视,反而不会引起视力疲劳。近视眼也可造成斜视等外观改变。高度近视会形成豹纹状眼底、脉络膜弧形班、黄斑变性、后巩膜葡萄肿以及周边视网膜变性等,严重时可造成视力永久丧失。
  
如果已经发生近视,可以可以通过光学镜片(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进行矫正。药物也可干预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有研究显示,低浓度的阿托品眼药水可有效地治疗儿童近视。研究显示,减少近距离学习时间,增加户外活动,可以有效地防控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目前近视眼是我国乃至全球患病率上升最快的眼疾。全球近视人数达16亿,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增至25亿。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青少年近视患病率达到80%以上,高峰在13-15岁期间。近视中约10-20%为高度近视(600度以上),有发展为病理性近视的可能,危害很大,会在成年造成近视性视网膜视神经病变而永久地丧失视力。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屈光不正列为视力缺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当加强在青少年人群当中传播护眼知识,切实保护用眼安全。(来源:中华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