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甘肃陇西法院黄芪法庭采用争议搁置调解法化解纠纷

日期:2025-09-16 来源: 浏览量:0

“三位老板,对于无争议的这16万元,咱们先行确认支付,关于后面还有争议的3万元,咱们慢慢再理!”

七月下旬,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人民法院的干警在黄芪法庭调解室中,对一起药材买卖合同纠纷给出了处理意见。这已经是第四次组织三方当事人进行理算账目和调解了,各方虽对部分案款有争议,但终于就16万元的纠纷合同款达成了一致意见。

原来2024年12月份甘肃某药业公司通过钱某向张某供应了一批当归片,该公司在收到6万元货款之后,剩余19万元迟迟未收到,遂在今年7月初,一纸诉状将张某诉至法院,要求支付剩余货款。

初到法庭时,甘肃某药业公司的负责人赵某情绪异常激动,称年中其资金周转本来就紧张,现在这一批货款迟迟未到账,直接影响到了自己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而张某也是赌气一言不发,认为自己已经将货款付清了,现在又来找自己要,甘肃某药业公司是讹诈自己。双方剑拔弩张,都拒绝与对方对话。

看着工作一时陷入了僵局,承办法官于是将甘肃某药业公司的负责人和张某请到了调解室中,为双方泡上一杯参芪茶,在一张桌子上慢慢聊这个案子。黄芪法庭调解室的法徽下张贴着“你若倾心,我必倾听”八个字,这是法庭干警调解工作中的基本遵循,也是在这一起案件中破局的关键。

“百分之六十的案件几乎都是当事人双方拒绝对话引起的,只要能打开双方的‘心结’,那么案子的‘事结’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是承办这起案件的法官王向军的感慨。为了能让赵某和张某解开心中的疙瘩,承办法官除了在调解室组织双方开展对话外,还与团队的其他干警一起走进甘肃某药业公司和张某的经营场所给双方做工作。

在七月下旬的时候,双方当事人终于敞开了心扉,原来张某确实已经支付了货款,但该货款却截留在钱某处,钱某因其与甘肃某药业公司之间有其他债务往来和提取中介费用,迟迟未将剩余货款交付给甘肃某药业公司,故引发了纠纷。了解案件前因后果后,法庭立即将钱某追加到案件中,组织三方进行协商,清理账目,最后理算出16万元为无争议应支付甘肃某药业公司货款,故法庭对16万元货款进行了确认,并当庭由钱某支付给了甘肃某药业公司,缓解了甘肃某药业公司的资金周转困难。

虽然对案涉纠纷金额的百分之八十四进行了处置,但剩余的3万元才是最难啃硬骨头,里面不仅涉及事实的认定,更有各方当事人对于法律适用的不同认识,于是承办法官综合中介服务合同、买卖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利用黄芪法庭已经处理过的类似案例,进行了详尽的释法说理,终于在八月上旬的时候,各方当事人达成了一致意见,在扣除钱某的中介服务费后,钱某又向甘肃某药业公司支付了1.5万元的货款,各方当事人之间握手言和,纠纷得到了完美的化解。

“一是创造对话条件,让当事人敞开心扉;二是干警认真倾听,获得当事人的信任;三是搁置争议,对达成共识的部分先行处理。这是保证当事人权益最切实的方法,也是我们总结的一套争议搁置调解法。”黄芪法庭的干警介绍道。今年以来,对于各类涉药材纠纷,黄芪法庭频频使用这一招,不仅保证企业、个人资金周转的安全和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还节省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同时通过调解和争议搁置,最大程度地修复了案涉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来源:法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