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见证非遗国风:雕漆再美离不开生活

日期:2022-11-22 来源:北京中调法治网 浏览量:0

    人民网(江华)雕漆的制作在我国至少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雕漆作品以其造型古朴庄重,纹饰精美考究,并有防潮、抗热、耐酸碱、不变形、不变质的特点,在长期的发展中出现了很多精美的作品。

    在古代雕漆制品中,主要以红、绿颜色为主,因此雕漆又称为“剔红”。2006年,雕漆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国风技艺代代相传

    雕漆始于唐,兴于宋、元,盛于明、清,到现在有千年历史。在历史上,漆器一直是宫廷的御用之物,作为漆器的一个品种,雕漆较其他漆器用料更考究,工艺更复杂,也更为尊贵。深远的历史、高超的技艺、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艺术形式,使其一度成为皇家内室陈设主要用具。

《唐人诗意·五扇宝座屏风》。北京华方艺术中心馆藏

    雕漆所用的漆根据产地的位置和性能,可分为“西漆”和“南漆”两种。“西漆”主要以山西、陕西为最,“南漆”以四川、湖南、福建、贵州所产称佳。北京雕漆所用的漆,以色素浅、透明度大、方便调和各种颜色的“西漆”为主,只作器物外部的“罩漆” 供雕刻使用。器物内部的退光漆,多用色度深、挂漆厚、不易起皱的“南漆”。“西漆”和“南漆”,表面结膜都较快,干燥性强,适合北京大陆性气候,便于雕漆工艺的生产。

    唐代,雕漆制品日臻精美,多作为礼品或赏赐用品;到宋代,雕漆工艺的发展表现出精致优雅的文化气息。经过前代不断努力和积淀,元代雕漆有了很大发展,大家频出。其中雕漆名家张成和杨茂,把唐宋时期的绘画雕刻在漆器上,形成了雕漆工艺新的语言和表现形式。

    明清时期的雕漆工艺越发繁荣,产出了大量精美的雕漆制品。这一时期,北京雕漆造型庄重大方,雕刻技艺圆熟遒劲,纹样严谨细腻、雍容华贵,富于变化。尤其在表现人物形象、室内室外景物层次深度上,有独特效果。

    北京华方雕漆艺术设计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北京雕漆厂,出厂的“紫禁城”牌雕漆作品,在继承明清时期工艺的同时又有创新,是新时期北京雕漆的典型代表。

《镂空花篮盘》。北京华方艺术中心馆藏

精湛技艺一刀到位

    《庄子天地篇》中说:“能有所艺者,技也”。

    由此可见,艺源于技。技是造物的手段,也是造物美得以显现的载体。庄子认为在特定的条件下,技是道的体现,而这种道正是造物文化“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最高境界。雕漆作为一门造物手艺,需要精湛的技艺,有时这技艺本身就是艺术的体现。在雕漆制作过程中,工艺设计也是重要一环,统筹安排雕漆过程中的各种技艺,考虑工艺制作能否达到造型与纹样设计的效果,并事先筹划确定运用何种工艺进行雕刻。

《玉壶春瓶》。北京华方艺术中心馆藏

    雕漆分金属胎和非金属胎两种,前者是珐琅里或漆里,后者为漆里。着漆逐层涂积,少者几十层,多者三五百层。涂一层漆需放到窨房待干后再涂第二层,这种工序每天也就能涂两层。然后以刀代笔,按照设计画稿,雕刻岀山水、花卉、人物等浮雕纹样。所用之漆以朱红为主,黄、绿、黑等做底色,分为剔红、剔黄、剔绿、剔彩、剔樨等工艺品类。

    实际上还不止这些,雕漆要经过设计、制胎、烧蓝、作地、涂漆、画工、雕刻、抛磨、做里、做旧十道工序,其中雕刻是最主要的也是最难的一道工序。一个高水平的雕刻技师,需要十多年的磨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雕漆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说,不管遇到多复杂的形象,雕工运刀要一刀到位,不能重刀,否则就是败笔。

《金蝉炉》。北京华方艺术中心馆藏

    由于漆干固后硬度不高,所以需要雕刻刀要薄、用刀要快,否则就刻不出流畅的线条。根据不同雕刻技法,工具也不尽相同。雕漆艺人会根据图案特点制作不同工具,每种工具都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比如片活里会因为角度问题导致平刀下不去,所以要有不同角度的弯刀。做锼进的活时,为避免挡活,工具就要有变化,需要根据图案制作特定的刀具。

雕漆再美离不开生活

    作为装饰技艺,雕漆更大的意义在于美化器物、提高其附加值,而雕漆纹饰就是增加器物美感度的最直接手段。雕漆纹饰是器物上装饰图案的总称,分为主体和配地。主体是指以浮雕形式进行主题表现的图案,亦称“上手”;配地则是主图外的部分,对天、地、水等景的刻画,亦称“锦地”或“下手”。

《望山》铜胎剔红插屏。北京华方艺术中心馆藏

    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创意设计早已成为雕漆艺术的灵魂。优秀的造型设计能提升装饰效果,这需要广博的知识积累及深厚的艺术修养。

    雕刻艺人师法自然,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汲取素材,将器物的顶面、侧面等大块面作为装饰位置,进行带有主题性的雕刻创作,将雕漆纹饰题材进一步拓展。目前北京华方雕漆的纹样题材以山水人物、花鸟、龙凤等人文故事和吉祥图案为主,主体内容之外往往以回纹、云纹等予以填充,使之不但有审美特征,又兼具了功能性。

《山水》铜胎剔红香薰。北京华方艺术中心馆藏

    近年来,受工艺美术发展潮流影响,许多雕漆艺人希望以艺术家身份进入市场,这种认知使雕漆作品向纯粹的艺术品发展。但是,如果脱离生活本身,雕漆就会逐渐迷失方向,失掉自身的本质。如今,以北京华方雕漆艺术设计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北京雕漆正在认真地向传统学习,追根溯源,同时将中国传统图案和西方现代设计理论运用到雕漆设计中。从技艺到装饰,再到精神层面,“华方”倡导全面地认识和理解雕漆设计的本质,以理性、科学的方法提高雕漆作品的品质,更好地满足当代人对功能和审美的要求。(来源:人民网)


(编辑: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