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破译古埃及象形文字

日期:2022-08-02 来源:北京中调法治网 浏览量:0

      人民日报(刘玲玲)7月24日,由法国国家图书馆举办的“商博良的冒险:象形文字的秘密”特展闭幕。这一展览旨在纪念古埃及象形文字破译200周年,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吸引了大量参观者,大家沉浸其中,流连忘返。展览共展出近350件文物,从商博良的研究笔记和手绘图,到充满神秘气息的罗塞塔石碑拓本,再到特意从卢浮宫借来的埃及法老木棺……展览好似一部厚重史书,呈现了破译古埃及象形文字的过程和方法,带领参观者循着这位“古埃及学之父”的脚步,走近令无数人着迷的古老文明。

      在展厅入口处,一部动画短片向人们介绍了破译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方法。图文并茂的解析、生动形象的讲解让人在观看时觉得读懂象形文字似乎并非难事。然而,当你想向别人介绍它的发音和书写逻辑时,却发现并不容易。“古埃及象形文字兼具表音和表意,没有任何标点符号,完全是另一种思维方式。”该展联合策展人、古埃及历史学家伊莱娜·维朗克解释说。

      出生于1790年的商博良从小便对语言展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并在大学时开始学习拉丁语、希腊语、阿拉伯语、科普特语(一种采用希腊字母的古埃及语)等多种语言。不仅如此,年轻的商博良还对埃及文明抱有巨大热情。1806年,他在写给哥哥的一封信里说:“我想对埃及这个古老国家做更加深入的研究,而随着我知识和阅历的增加,这热情将会继续增长……”

      这份对未知文化的激情推动商博良开始系统研究罗塞塔石碑。这块公元前196年托勒密王朝时代制作的石碑出土于1799年,高1.14米、宽0.73米、重达760公斤,石碑上雕刻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圣书体)、平民文字(大众体)以及希腊文书写的同样内容的碑文。这是研究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重要史料,是揭开谜团的“钥匙”。罗塞塔石碑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本次展览展出的虽是碑文拓本及石碑复制品,依然是明星展品,被参观者们团团围住,仔细观看。

      已泛黄的石碑拓本上,可以明显看到3种语言组成的上中下分层区域。基于欧洲学界此前的研究,商博良起初认为,石碑上的象形文字与希腊文在内容上是对应的,假如象形文字与平民文字文本中的每个符号表示一个事物或概念,那么符号数量应当与希腊文文本中的单词同样多。但是很明显,石碑上的希腊文和象形符号数量相差甚远——希腊文只有486个单词,象形符号却有1419个。因此商博良得出结论,不是所有的象形文字符号都独立表意。

      商博良继而把注意力集中在“王名圈”,即石碑上用椭圆形圈起来的一组象形符号,表明这是一个法老或国王的名字。在商博良之前,英国学者托马斯·杨曾解读出石碑上多次出现的国王名字“托勒密”;1822年,商博良在菲莱方尖碑上也发现了“托勒密”的“王名圈”,由此推断出石碑上另一个“王名圈”的意思,这些发现成为解读象形文字的关键线索。通过对应这些专有名词,商博良归纳出象形文字中起到字母作用的符号,破解了很多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发音。

      由此,商博良证明象形文字是表意的和表音的,这些符号有些是字母,有些则是音节文字。例如,鸭子的符号可以指该生物,也可以代表发音sa。他编制出一份象形文字符号和字母发音对照表,例如秃鹰的符号发a的音,腿的符号发b,方框发p等,使人们能顺利读出建造埃及金字塔的法老胡夫的名字,也能破译后来在坟墓中发现的《死亡之书》。商博良的研究为后人解读古埃及文书提供了重要工具。

      1822年9月24日,在《关于象形文字语音学的字母——给达希尔先生的信》中,年仅32岁的商博良系统报告了破译罗塞塔石碑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成果,揭开了象形文字的神秘面纱,由此奠定了埃及学的研究基础。此后,他并未停下对象形文字的深入研究,并致力于挖掘与古埃及历史和世俗生活相关的文化遗产。随后几年间,商博良前往剑桥、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等地的博物馆,不停抄写铭文、临摹石碑,收集了大量研究素材。1828年,商博良带领一支联合考察队来到埃及,开展实地考察,为期两年,从而有机会亲自验证对象形文字所做的推论,许多考察成果被后人整理在1845年出版的《埃及和努比亚的遗迹》文献集里。

      1832年,商博良因病去世,年仅42岁。他把短暂的人生献给了古埃及象形文字,令沉默的文明发出声音。“两个世纪后,我们可以看到商博良研究的准确性,能感受到他的勇敢和热忱。他让古埃及象形文字重获生机,也推动古埃及文明研究前进了一大步。”卢浮宫埃及文物部名誉主任吉耶梅特·安德鲁—拉诺埃如此评价。(来源:人民网)

(编辑: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