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警惕网络“毒流量”

日期:2025-03-06 来源: 浏览量:0


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卖惨”“摆拍”及谣言制造者


  (人民日报记者 张天培)“全烂了,芒果全烂了!求求帮帮我们吧。”“今年一点都没卖出去,村里父老乡亲都盼着这点收入呢。”

  前端打造悲惨人设、孵化网红,中端编撰内容、虚假摆拍、挂载链接,后端流量变现,一条炮制剧本、虚构事实、摆拍卖惨的营销带货灰色产业链浮出水面。一些人为了谋取利益,编造悲惨故事,拍摄虚假视频,制造“视觉贫困”假象,通过传播虚假信息、谣言和负面内容吸引关注,误导公众,这些“毒流量”的背后大多潜藏着巨大的商业利益。

  不久前,四川省乐山市公安局沙湾区分局破获了一起网络水军团伙直播“卖惨”引流虚假广告案。“在网络巡查中,我们发现某直播团队专门打着助农的噱头,通过编造虚假信息引流卖货,涉案金额达400多万元,严重扰乱网络空间秩序。”乐山市公安局沙湾区分局网安大队教导员李毅介绍,涉案人员经营着一个名叫“大××助农在行动”的短视频账号,粉丝量200多万。涉案团队成员游走于全国各地,寻找拍摄地点、物色合作伙伴,通过拍摄“遭遇骗局”“赔光家底”“新鲜水果无人问津”等较为夸张的剧情吸引关注,以卖惨的方式博取直播间观众的同情,诱使观众下单购买网店代销的芒果、车厘子等水果,单场最高销售金额达到30万元左右。

  “本案涉嫌虚假广告罪,属于经济类犯罪案件,犯罪行为较为恶劣严重。”乐山市公安局沙湾区分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叶志国进一步介绍,该团伙违反了广告法第四条第二款,广告主应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的规定。另据相关司法解释,普通商品获利超过10万元、特殊商品获利超过3万元,可认定为情节严重。

  “演员就我们几个人,剧本都是提前写好的。”犯罪嫌疑人先某承认,他们对产品本身并没有任何了解,只是通过夸张的手段吸引流量,把水果卖出去。购买者收到的水果是不是腐烂、有没有农药超标残留等质量问题,先某和涉案团队概不关心。

  “水果是快消品,顾客即便发现收到的产品质量差,由于价格低廉、退货操作繁琐等原因,也很少选择退货。嫌疑人正是盯准了这个空子。”李毅表示。

  公安机关在办案中发现,在网络平台,甚至有人纯粹为了博取眼球、获取流量,利用“平台算法+AI”技术编制谣言剧本,摆拍虚假短视频,刻意煽动公众舆论。2024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网安部门查处了一起“团伙假扮骑手虚假摆拍造谣案”。该犯罪团伙假扮外卖骑手,大肆编造“外卖骑手与顾客吵架”“骑手工作环境凄惨”“男女骑手对立”等题材的虚假视频,进行网络舆论炒作。

  公安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净网2024”专项行动,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及时发现查处摆拍造谣等利用网络谣言进行吸粉引流、非法牟利等行为。公安机关提示广大网友,要提高防范意识和甄别能力,如果发现散播网络谣言等违法犯罪线索,请积极向公安机关和有关平台举报,共同营造一个清朗、有序的网络环境。(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