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调法治网(陈静)每当律所会议室的灯亮起时,我总会下意识地数一遍座位——又空了两位。那是跟了京师八年,我手把手带出来的律师,上周刚给我递交了辞职信,理由是“想要单飞创业,去追求更广阔的世界”,我笑着说:“祝你们前程似锦。”转身却在办公室独自坐了整夜,看着烟灰缸里的烟蒂堆成了小山,心中的落寞涌上心头。这是北京市京师(保定)律师事务所创办八年来,第几十次面对这样的离别,我早已记不清,只记得每次都要把自己的收入用到律所支出中-----创业这条路,本就是用自己的血汗,暖别人的梦。如果再给自己一个机会,还会选择创业吗?我想答案是不会,因为过了40岁,已经不会再有当年的莽劲儿。
有人问“你图什么”,我也说不清楚-----或许是今年成为北京执业律师,也拿到了京师总部高级合伙人证书;或许是打赢一场官司时团队里的年轻人说“主任,咱们没白熬”,我看着他们眼里的光,就想起了当年的自己。

一、北京梦碎,保定生根
那年的北京,风都是冷的。我揣着在天津卫视《非你莫属》得来的盈科律所offer,站在地下室的出租屋门口,望着墙上斑驳的霉斑,脑海里浮现出进入那间屋子的情景:没有窗户,只有永远散不去的潮湿味儿。后来东南卫视《步步为赢》又给了我君合律所offer,可北京的“贵”,不是靠一股劲儿就能扛住的。房租占了收入的三分之二,站在快餐店门口,望着里面的价格,那道门仿佛是我当时跨不过的坎儿。我能扛住面试的压力,却扛不住“连一顿热饭都要算计”的窘迫。我这个“保定来的穷小子”,终究没能在那座城市扎下根,最终决定背着行李回家-----保定。
回保定后,我在一家律所做执行主任,可“北京律师”的执念,既像根刺扎在心里,又像一颗种子总在深夜冒芽。2017年,我决定创办京师保定分所时,启动资金并不足,所以决定与合作企业透支十年的顾问费。那些签好的合同,我锁在抽屉里,每天看一眼,就像在黑夜里摸到了一点星光,更像是十年的卖身契。
二、创业锥心,孤勇破局
没钱是其次,没人是真难。在当时按规定,分所得有三名北京派驻律师,可那会儿进京政策卡得严,北京的律师谁愿意来保定?我打听到京师要办中秋晚会,我仿佛看到了门缝里微弱的光亮,立即报了个唱歌的节目。晚会结束后,有个北京律师拍了拍我的肩:“你这股劲,我陪你试试。”
夜深人静时,我总想起那段困难重重的时光-----电梯白天人流量较大,为了不影响他人,只能等晚上搬家具。保定分所没装修好的办公室里,没有供暖,只有手电筒的光在灰尘里晃,但我始终相信,这已经是透过门缝的一束完整的光。可命运总爱开玩笑,保定分所当时很难审批,装修好的房子空在那儿,每天都在耗房租,各种消费让我揪心。

三、成家之晚,初心不改
现在的我常跟人开玩笑,我曾是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失败者”。2012年录节目时,女嘉宾问我“有房有车吗?”,我只能摇摇头。后来晚婚,那时的我只能借钱结婚,妻子依旧跟我说:“我知道你想做什么,我更知道你一定行,我会一直陪伴支持你。”这句话成了我最坚实的后盾,结婚借的钱第二年就全部还清了。这些年,我没欠过员工一分工资,没辜负过一个客户,哪怕用自己的收入贴补律所,哪怕夜里翻来覆去想“明天会不会撑不下去”,我都没后悔过。
这两年市场环境不好,律所的压力越来越大,可我始终坚信创业是条不归路,我还年轻,就得把平台做大。现在的京师保定分所,有愿意一起拼搏的团队。我知道,曾经在我心里的那道门,已经被光亮照耀,足以跨过去。往后的日子,我还是会带着这股“韧劲儿”,把党建做实,把团队建好,把每个案子办细。毕竟,我圆的不只是自己的北京律师梦,更是一群年轻人在京师保定分所坚守的“法律初心”。这条路再难,只要有人愿意跟我一起走,我就不会停。
四、四十砥行,守心致远
四十岁的夜里,我总在律所加班到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灯亮到很晚。每天早上早早到律所,手机支架支在堆满案卷的桌子上,镜头里的自己眼尾爬着细纹,声音偶尔因为前一天开庭、跑客户、开会而有些沙哑。这是我坚持录制普法视频的第三年,讲老百姓能听懂的法律常识,讲办案时遇到的人间故事,讲当下的热点。 半夜忙完时常会把之前的一些卷宗翻出来复盘,一些印象深刻的案子,总会让我想起那些手把手带了几年的徒弟,从写法律文书到见客户,我把自己踩过的坑、攒的经验都掏给他们。有朋友替我不值,“你这是帮别人铺路,自己落得空。”我却泡了杯普洱茶,望着窗外的路灯出神。我信因果,信“成就别人就是积福报”,当年北京律师愿意陪我闯保定,如今我能帮年轻人飞得更高,不就是把当年的“光”传下去吗?
今年十月份开始,我戒了酒,也断了肉。以前陪客户吃饭,白酒能喝半斤,现在餐桌上只摆清炒小素菜、杂粮饭,客户笑“王律,你这是养生?”,我只说“是求个心安”。有次处理一起因债务纠纷引发的伤人案,看着被告席上的年轻人哭着说“要是当初没冲动”,我突然悟了:杀戮始于欲望,伤害源于计较,我戒肉,是不想让自己沾“杀戮”的因果;我戒酒,是怕酒精乱了心智。家里的酒柜早换成了党建学习资料,经济下行时,有人说“党建没用,不如多谈几个客户”,可我知道,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守好方向,咱们拥护党、跟着政府走,办律所才不会偏,做律师才有根。做律师不仅要赚钱,更要担起法治建设的责任。
我的手机从来没关过机,电量时刻保持有电状态,就像我时刻保持积极状态。创业这条不归路,走到四十岁才真正懂了“辛酸”二字,可我从不后悔。每天的普法视频还在更,党建的会还在开,素食的饭还在吃,手机还在24小时开机。我信“每天进步一点点”,今天的口播比昨天清楚,今天的党建材料比昨天细致,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平和,这就够了。
别人怎么看不重要,我只跟自己较劲-----较劲能不能把每个案子办得更细,较劲能不能把党建做得更实,较劲能不能让更多年轻人在这个平台上实现“法律初心”。八载饮冰,难凉的是热血;四十岁的风雨,不变的是初心。

五、中华文化,浸润热血
在普法的道路上深耕不辍,更需以经典为基筑牢精神坐标。红色经典指引方向、凝聚信仰力量,传统典籍滋养心性、传承文化根脉,二者结合能为个人修行与精神建设提供更全面的滋养。《毛泽东选集》中“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与《弟子规》“泛爱众而亲仁”的教诲一脉相承,《三字经》的蒙学启蒙与《道德经》“道法自然”的智慧互为补充,《百家姓》承载的人文根脉与《金刚经》《心经》蕴含的修心要义相得益彰。这份经典传承绝非割裂的研读,而是融入日常的修行实践-----从戒肉吃素践行慈悲初心,以“吾日三省吾身”的内省功夫对照经典修正言行,恰是传统修身之道与红色信仰的深度融合。唯有让《毛泽东选集》的真理力量与传统精髓的道德滋养同频共振,才能在漫长岁月中保持热血不凉,让精神修行成为践行初心的不竭动力。
六、京师之光,聚焦未来
京师之光,源于三十载积淀的深厚根基-----作为1994年肇造的大型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京师总部稳居全国执业律师规模前三。而京师保定分所以“开放、平等、简洁、专注”为办所理念,搭建起分工精细的专业部门矩阵。
谈及未来,我心中创业时的韧劲儿永不熄灭。我计划依托总部国际化商事与争议解决能力,进一步聚焦知识产权、房地产建设工程、保险法等核心领域,不仅要深化“一站式服务”,更要主动参与企业决策、非诉讼调解,用更具建设性的法律方案为保定企业保驾护航;同时持续做实党建引领,以公益活动为载体传递法治温度,继续联合高校培养青年法律人才,让更多年轻人在京师保定的平台上实现“法律初心”。
我从不后悔把透支的十年顾问费投入这份事业,未来更要带着团队守住“不欠员工一分薪酬、不负客户一份托付”的承诺,让京师保定不仅是一家律所,更是保定法治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我的“北京梦”已经实现,未来会用专业与坚守,在保定续写京师荣光的征程,我也希望我心中的光亮能照亮每一个“法律人”,我还年轻,佛系心态,感恩所有困难和伤害,依然是不变的刚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