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八载饮冰,难凉热血 北京中调法治网专访王刚律师在保定书写“北京梦”的创业孤途

日期:2025-10-24 来源: 浏览量:0

北京中调法治网(陈静)每当律所会议室的灯亮起时,我总会下意识地数一遍座位——又空了两位。那是跟了京师八年,我手把手带出来的律师,上周刚给我递交了辞职信,理由是“想要单飞创业,去追求更广阔的世界”,我笑着说:“祝你们前程似锦。”转身却在办公室独自坐了整夜,看着烟灰缸里的烟蒂堆成了小山,心中的落寞涌上心头。这是北京市京师(保定)律师事务所创办八年来,第几十次面对这样的离别,我早已记不清,只记得每次都要把自己的收入用到律所支出中-----创业这条路,本就是用自己的血汗,暖别人的梦。如果再给自己一个机会,还会选择创业吗?我想答案是不会,因为过了40岁,已经不会再有当年的莽劲儿。

有人问“你图什么”,我也说不清楚-----或许是今年成为北京执业律师,也拿到了京师总部高级合伙人证书;或许是打赢一场官司时团队里的年轻人说“主任,咱们没白熬”,我看着他们眼里的光,就想起了当年的自己。

1

一、北京梦碎,保定生根

那年的北京,风都是冷的。我揣着在天津卫视《非你莫属》得来的盈科律所offer,站在地下室的出租屋门口,望着墙上斑驳的霉斑,脑海里浮现出进入那间屋子的情景:没有窗户,只有永远散不去的潮湿味儿。后来东南卫视《步步为赢》又给了我君合律所offer,可北京的“贵”,不是靠一股劲儿就能扛住的。房租占了收入的三分之二,站在快餐店门口,望着里面的价格,那道门仿佛是我当时跨不过的坎儿。我能扛住面试的压力,却扛不住“连一顿热饭都要算计”的窘迫。我这个“保定来的穷小子”,终究没能在那座城市扎下根,最终决定背着行李回家-----保定。

回保定后,我在一家律所做执行主任,可“北京律师”的执念,既像根刺扎在心里,又像一颗种子总在深夜冒芽。2017年,我决定创办京师保定分所时,启动资金并不足,所以决定与合作企业透支十年的顾问费。那些签好的合同,我锁在抽屉里,每天看一眼,就像在黑夜里摸到了一点星光,更像是十年的卖身契。

二、创业锥心,孤勇破局

没钱是其次,没人是真难。在当时按规定,分所得有三名北京派驻律师,可那会儿进京政策卡得严,北京的律师谁愿意来保定?我打听到京师要办中秋晚会,我仿佛看到了门缝里微弱的光亮,立即报了个唱歌的节目。晚会结束后,有个北京律师拍了拍我的肩:“你这股劲,我陪你试试。”

夜深人静时,我总想起那段困难重重的时光-----电梯白天人流量较大,为了不影响他人,只能等晚上搬家具。保定分所没装修好的办公室里,没有供暖,只有手电筒的光在灰尘里晃,但我始终相信,这已经是透过门缝的一束完整的光。可命运总爱开玩笑,保定分所当时很难审批,装修好的房子空在那儿,每天都在耗房租,各种消费让我揪心。

2

三、成家之晚,初心不改

现在的我常跟人开玩笑,我曾是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失败者”。2012年录节目时,女嘉宾问我“有房有车吗?”,我只能摇摇头。后来晚婚,那时的我只能借钱结婚,妻子依旧跟我说:“我知道你想做什么,我更知道你一定行,我会一直陪伴支持你。”这句话成了我最坚实的后盾,结婚借的钱第二年就全部还清了。这些年,我没欠过员工一分工资,没辜负过一个客户,哪怕用自己的收入贴补律所,哪怕夜里翻来覆去想“明天会不会撑不下去”,我都没后悔过。

这两年市场环境不好,律所的压力越来越大,可我始终坚信创业是条不归路,我还年轻,就得把平台做大。现在的京师保定分所,有愿意一起拼搏的团队。我知道,曾经在我心里的那道门,已经被光亮照耀,足以跨过去。往后的日子,我还是会带着这股“韧劲儿”,把党建做实,把团队建好,把每个案子办细。毕竟,我圆的不只是自己的北京律师梦,更是一群年轻人在京师保定分所坚守的“法律初心”。这条路再难,只要有人愿意跟我一起走,我就不会停。

四、四十砥行,守心致远

四十岁的夜里,我总在律所加班到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灯亮到很晚。每天早上早早到律所,手机支架支在堆满案卷的桌子上,镜头里的自己眼尾爬着细纹,声音偶尔因为前一天开庭、跑客户、开会而有些沙哑。这是我坚持录制普法视频的第三年,讲老百姓能听懂的法律常识,讲办案时遇到的人间故事,讲当下的热点。    半夜忙完时常会把之前的一些卷宗翻出来复盘,一些印象深刻的案子,总会让我想起那些手把手带了几年的徒弟,从写法律文书到见客户,我把自己踩过的坑、攒的经验都掏给他们。有朋友替我不值,“你这是帮别人铺路,自己落得空。”我却泡了杯普洱茶,望着窗外的路灯出神。我信因果,信“成就别人就是积福报”,当年北京律师愿意陪我闯保定,如今我能帮年轻人飞得更高,不就是把当年的“光”传下去吗?

今年十月份开始,我戒了酒,也断了肉。以前陪客户吃饭,白酒能喝半斤,现在餐桌上只摆清炒小素菜、杂粮饭,客户笑“王律,你这是养生?”,我只说“是求个心安”。有次处理一起因债务纠纷引发的伤人案,看着被告席上的年轻人哭着说“要是当初没冲动”,我突然悟了:杀戮始于欲望,伤害源于计较,我戒肉,是不想让自己沾“杀戮”的因果;我戒酒,是怕酒精乱了心智。家里的酒柜早换成了党建学习资料,经济下行时,有人说“党建没用,不如多谈几个客户”,可我知道,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守好方向,咱们拥护党、跟着政府走,办律所才不会偏,做律师才有根。做律师不仅要赚钱,更要担起法治建设的责任。

我的手机从来没关过机,电量时刻保持有电状态,就像我时刻保持积极状态。创业这条不归路,走到四十岁才真正懂了“辛酸”二字,可我从不后悔。每天的普法视频还在更,党建的会还在开,素食的饭还在吃,手机还在24小时开机。我信“每天进步一点点”,今天的口播比昨天清楚,今天的党建材料比昨天细致,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平和,这就够了。

别人怎么看不重要,我只跟自己较劲-----较劲能不能把每个案子办得更细,较劲能不能把党建做得更实,较劲能不能让更多年轻人在这个平台上实现“法律初心”。八载饮冰,难凉的是热血;四十岁的风雨,不变的是初心。

3

五、中华文化,浸润热血

在普法的道路上深耕不辍,更需以经典为基筑牢精神坐标。红色经典指引方向、凝聚信仰力量,传统典籍滋养心性、传承文化根脉,二者结合能为个人修行与精神建设提供更全面的滋养。《毛泽东选集》中“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与《弟子规》“泛爱众而亲仁”的教诲一脉相承,《三字经》的蒙学启蒙与《道德经》“道法自然”的智慧互为补充,《百家姓》承载的人文根脉与《金刚经》《心经》蕴含的修心要义相得益彰。这份经典传承绝非割裂的研读,而是融入日常的修行实践-----从戒肉吃素践行慈悲初心,以“吾日三省吾身”的内省功夫对照经典修正言行,恰是传统修身之道与红色信仰的深度融合。唯有让《毛泽东选集》的真理力量与传统精髓的道德滋养同频共振,才能在漫长岁月中保持热血不凉,让精神修行成为践行初心的不竭动力。

六、京师之光,聚焦未来

京师之光,源于三十载积淀的深厚根基-----作为1994年肇造的大型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京师总部稳居全国执业律师规模前三。而京师保定分所以“开放、平等、简洁、专注”为办所理念,搭建起分工精细的专业部门矩阵。

谈及未来,我心中创业时的韧劲儿永不熄灭。我计划依托总部国际化商事与争议解决能力,进一步聚焦知识产权、房地产建设工程、保险法等核心领域,不仅要深化“一站式服务”,更要主动参与企业决策、非诉讼调解,用更具建设性的法律方案为保定企业保驾护航;同时持续做实党建引领,以公益活动为载体传递法治温度,继续联合高校培养青年法律人才,让更多年轻人在京师保定的平台上实现“法律初心”。

我从不后悔把透支的十年顾问费投入这份事业,未来更要带着团队守住“不欠员工一分薪酬、不负客户一份托付”的承诺,让京师保定不仅是一家律所,更是保定法治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我的“北京梦”已经实现,未来会用专业与坚守,在保定续写京师荣光的征程,我也希望我心中的光亮能照亮每一个“法律人”,我还年轻,佛系心态,感恩所有困难和伤害,依然是不变的刚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