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广州海关破获1.68亿跨境电商走私案

日期:2018-12-17 来源:法制网 浏览量:0

广州海关缉私警察检查查扣在保税仓的涉案奶粉。

广州海关缉私警察现场查扣走私珍宝蟹。

    法制网(记者:蔡岩红)将网上商城客户订单的公民个人信息伪造成虚假订单来走私!广州海关12月13日通报了两起利用跨境电商方式走私奶粉和海鲜案,涉案案值达人民币1.68亿元,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17人。

    据介绍,5月15日,广州海关缉私部门根据海关监管部门提供的线索,摧毁了一个利用跨境电商方式走私奶粉进境的走私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现场查扣涉案奶粉62万罐及书证,案值达人民币1.38亿元。

    经查,2017年至2018年间,广东某供应链公司为赚取高额利润,与广州一家具有跨境电商经营资格的公司合谋,从境外大批量购买进口奶粉及营养粉,按照实际成交价格60-70%左右的申报价格通过跨境电商方式向海关申报进口。该供应链公司同时与广东某服务公司签订《e通关委托服务协议》,后者为其提供报关、保税仓储、物流等相关服务。

    广东某供应链公司非法通过国内大型全球购网站等网上商城设立的母婴店中预留的客户订单,以及与个体商行合作等多种途径获取的大量公民个人信息,提供给广州市某公司。广州市某公司负责形成虚假订单,由一家网络支付公司进行虚拟支付形成虚假支付单,每次向该供应链公司收取货物申报价格1%的手续费。广东某服务公司则负责与快递公司进行系统对接、获取虚假快递单,以伪造的跨境货物订单、支付单、快递单(简称“三单”)推送给某物流公司,某物流公司分配物流单号后将虚假的物流信息推送给海关,并负责将通关放行后的货物运至指定地点。

    在低报价格的同时,该走私团伙涉嫌通过假“三单”进口奶粉14.4万票,利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关税税率为0,增值税、消费税按法定应纳税额70%征收的税收政策赚取差额。

    8月30日,广州海关缉私局根据广州白云机场海关提供的线索和群众举报,打掉一个涉嫌以跨境电商方式走私鲜活海产品的团伙,该案涉嫌走私波士顿龙虾、珍宝蟹、美国生蚝、墨西哥象拔蚌等鲜活海鲜17万余只,涉案案值人民币3000万元,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8人。

    据介绍,2017年2月,广州某著名海鲜批发市场及周边酒楼突然火爆起来。街坊们了解到,这些美国进口龙虾、象拔蚌都是一个“林”姓老板所经营。

    经缉私办案人员暗中调查,发现街坊口中的“林老板”为美籍华人,一直从事服装等进出口贸易。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林老板”嗅到了从境外进口海鲜生意的商机,他发现利用跨境电商个人订购信息向海关申报进口可免除关税,于是和其妻在原服装进出口贸易公司的基础上创建了名为“XX国际”的跨境电商平台,在某综合保税区内租用专门的海鲜仓库,由其妻担任公司经理,利用平台搭建走私通道。这个团伙通过网上购买等方式非法获得公民个人信息,然后在“XX国际”跨境电商平台录入虚假订单信息,创建虚假订单,向海关进行申报,以此方式将进口鲜活海产品走私入境。

    这个团伙在美国、加拿大采购海鲜产品空运进境后,将本应以一般贸易申报进口的海鲜以跨境电商贸易方式申报进口,存放在其专门租用的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保税仓内,货物外包装粘贴的标签纸上标明的收货人、地址等信息均为虚假。“林老板”还指使其员工将这些虚假物流单号、订单信息通过物流公司发给海关,办完海关监管手续后,这个团伙并未按照向海关推送的订单地址信息配送,而是直接集中送货至广州等地相关水产商行、海鲜酒楼,批量进行国内销售。在此过程中,“林老板”指使其员工伪造客户签名,制作虚假签收单,以应付海关检查。

    广州海关缉私局侦查一处处长吴永钿介绍,目前,根据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政策规定,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的单次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元(2019年1月1日起将调整为5000元),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0元(2019年1月1日起将调整为26000元),超出年度交易限值的部分需按照一般贸易进口来缴税。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利用网购保税进口跨境电商模式,将本应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货物、化整为零走私进境。这些走私行为普遍存在“三单”造假情况,而冒用正常跨境电商交易达到其减税的目的,直接损害国家利益以及消费者切身权益。(来源:法制网)

(编辑:颛永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