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吹响深化改革冲锋号:广东推动司法行政改革全面精准发力

日期:2018-08-28 来源:法制网 浏览量:0

    (北京中调法治网)16类172项公共法律服务事项,集实体平台、语音平台、网络平台、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为一体的“12348广东法律服务网”,让老百姓享受到立体化、全天候、全地域的优质服务;

    把电脑、打印机、身份证验证仪、人脸识别等办证设备放进行李箱,公证员拖上行李箱就能上门办证;

    戴上酷似电子手表的“电子手环”,社区服刑人员的实时活动轨迹就此无所遁形,24小时的精准监控让社区矫正日常监管有了自己的“法宝”。

    以上一个个新举措发生在广东司法行政系统。今年来,广东司法行政的新变化远不止于此,一系列改革新举措正在各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也是理论创新的热土。广东省司法厅跟随中央、省委和司法部的部署精神,在全系统吹响了深化改革的冲锋号,全面精准发力,将改革向纵深推进,司法行政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整体工作呈现出与新时代发展同步的稳健态势。”广东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曾祥陆斩钉截铁地说。

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面覆盖

    公证员带着全套设备凌晨4点上门办公证,这事可不多见。但这样的事前不久就在惠州市发生了。

    惠州市阳光公证处近日受理了一家旅游公司现场保全证据的公证申请,在原定办理现场公证的前一晚,公证人员接到申请人的电话,称需要保全的现场将由相关部门在第二天上午8时拆除。

    公证人员经批准后,立即拖着装有笔记本电脑、打印机、身份证验证仪、人脸识别等整套办证设备的行李箱,驱车前往距市区100多公里的公证现场,在次日凌晨4时赶到保全现场,于6时完成了现场保全公证事务,为其日后维权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撑。

    这一幕能发生,正是得益于广东省司法厅开展的“最多跑一次”公证改革。记者了解到,2017年12月司法部批复同意广东开展6家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以来,省司法厅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全力打造公证机构专业、高效、诚信和便民的崭新示范形象。目前,6家合作制试点公证机构已实现高标准组建、高水平运作,办理公证案件45709件,“减证便民”有效推动公证事项办理“最多跑一次”。

    近年来,广东省司法厅一直致力于提供普惠性、公益性、可选择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让群众在法治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广东省司法厅着力构建三大服务平台,以构建“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为目标,开展实体平台全覆盖工作,目前已建成覆盖21个市、138个县(区)、1631个镇(街)和26110个村(社区)的实体平台;采用全省统一规划、集中建设、集约供给的模式建成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在今年将其全面升级为语音平台,实现了电话语音和网络语音同时接入。

    “目前,广东正在开展‘六个一’服务渠道建设,群众只需‘拨打一通电话、登录一个网站、打开一台电视(计划推进中)、使用一部自助终端机、走进一个中心、踏上一辆流动服务车(计划推进中)’,就能获得服务,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时段、全地域、全方位的覆盖。”曾祥陆说。

完善机制普法意识深入人心

    8月8日上午,韶关市举行全市首届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会。

    在评议会活动现场,市公安局、财政局、水务局、工商局、妇联、税务局分别作“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履职评议团现场评议打分。

    当前,“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正在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96个县市区(占80%)持续推进。今年年初,广东省司法厅牵头建立落实普法责任制联席会议制度,并以此为抓手,以《广东省法治宣传教育条例》(修订)正式施行为契机,部署省、市、县、镇、村五级联动,持续开展宪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7月1日起,广东110万名国家工作人员通过学法考试系统参加宪法专题学考,使此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普法的重要载体,基层公共法治文化设施覆盖率今年以来得到全面提升。截至今年6月,全省已建设法治文化主题公园92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50个、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438家。

    “目前,随着普法机制逐步完善,全民普法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再加上人民调解民生实事的顺利推进,打造基层治理广东‘枫桥经验’已具备扎实的实践基础。”曾祥陆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广东省司法厅今年初部署开展“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人民调解)”民生实事专项行动。通过省民生实事的不断落实,今年1至6月,全省人民调解案件同比去年大幅增长15.2%,已达14.3万件,调解成功率约98.22%,调解协议涉及金额超26.64亿元。同时,司法厅还推动全省各地在物业、劳动、医疗、道路交通、妇女儿童权益、知识产权保护、金融等领域,形成一批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品牌。

统筹谋划提高监管执行水平

    在中山市,这里的每一个社区矫正服刑人员都戴着外形酷似电子手表的“电子手环”,不管走到哪里,他们的活动轨迹都会实时反馈到监管部门。

    据介绍,“电子手环”通过GPS和移动定位基站系统,实现对佩戴者24小时精准监控。运用信息化手段已成为广东各地社区矫正加强日常监管的有效途径。

    今年以来,广东省司法厅坚持以治本安全观为统领,统筹谋划监狱、戒毒、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司法行政执行工作规范化水平和协同作战能力。

    按照司法厅党委的部署,广东省监狱局在全省监狱系统组织开展执法规范化“三级同创”,重点培育惠州、深圳监狱两个部级示范监狱,广州、女子监狱两个省级示范监狱,积极推进四个监狱的罪犯收押中心、改造评估中心、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回归指导中心建设。

    与此同时,广东省戒毒局着力在提高戒治质量上下功夫,推动戒毒医疗、教育矫正、心理矫治、康复训练和诊断评估五个中心建设。着力在延伸帮戒上下功夫,采取社工驻所、出所必接必控、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指导站建设、跟踪回访等措施,努力打通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全省已建成57个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指导站,基本覆盖禁毒重点地区。

    此外,社区矫正改革正在不断深入。目前,全省121个建制县(市、区)社区矫正中心,共有专职工作人员592人,抽调205名监狱戒毒警察,延伸管教参与社区矫正工作。通过推进专职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全省市、县、镇三级共有127个社会组织、1165名社会工作者,128个志愿者组织、19440名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最好的纪念方式,就是将改革进行到底。”曾祥陆说,广东省司法厅更加注重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研究制定《广东省司法厅关于加快推进司法行政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广东司法行政改革主要举措及任务分工表》等一系列文件,明确5大领域、28个方面的98项改革任务、179条具体措施,有效推动司法行政改革在各个层面精准发力,不断向纵深推进。

(来源: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