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调法治网(法治报道员 沈一鸣)11月11日,广东珠海发生一起驾车故意撞人事件,这场悲剧以极其惨痛的数字——35 人死亡、43 人受伤,深深刺痛着每一个关注此事之人的心。而据了解,这起悲剧背后,竟是肇事者因离婚财产分割不满而疯狂报复社会的恶劣行为,实在令人发指,无不让人怒火中烧。
婚姻中的财产纠纷,本应在法律框架与道德约束的范畴内去解决,原本对社会路人没有任何干系。可此肇事者,却将一己私愤无限放大,把正在体育馆内锻炼身体的无辜之人当作宣泄仇恨的对象。他们何错之有?他们可能是忙碌一天回家的上班族,也可能是刚刚放学充满朝气与梦想的学生,更可能是到体育馆内散步享受宁静时光的老人。他们的生命在肇事者疯狂的举动下嘎然而止,多少家庭因此支离破碎,梦想瞬间破灭,希望化为泡影。
这种报复社会的疯狂行为,是对生命最极致的亵渎。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且无比珍贵的,都承载着亲人的爱与社会的期待。肇事者却视生命如草芥,以如此残忍的手段制造大规模的伤亡,其人性之黑暗、之扭曲,已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在法治社会的朗朗乾坤之下,绝不容许这样的恶行肆意蔓延。法律必将对其严惩不贷,让他为自己的罪孽付出沉重的代价。然而,再多的惩处也难以挽回那些逝去的生命,难以抚平众多受害者及其家属身心的创伤。
这起事件也警示着我们,社会在关注个体心理健康与矛盾化解方面,仍需不断努力。但无论如何,对于这种因个人私欲而报复社会的行为,我们只有零容忍,用最强烈的愤怒与谴责,表明我们捍卫生命尊严、维护社会安宁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