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密云区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普法驿站建设情况。
10月10日,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该院普法驿站建设情况。据了解,作为全市首批完成普法驿站全覆盖的法院之一,近年来,密云区法院依托在全区20个镇街设立的普法驿站,扎实推进普法工作与司法实践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辖区群众法治素养,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有效构建起“上下联动、多向互动”的普法新格局。
密云区法院政治部新闻舆情组组长蒋博东介绍,2023年底,该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司法、环境、文旅、教育等部门,以及属地党委、政府加强工作协作,在全区3个街道(地区)和17个镇设立集普法宣传教育、矛盾纠纷化解等功能于一体的普法驿站。其中,在镇政府、司法所设立9个,在社区街道设立1个,在学校设立4个,在村民委员会设立4个,在旅游景区设立2个。例如,围绕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联合司法所建立“清水河畔”等保水保生态主题普法驿站;围绕特色农业和旅游产业,联合区旅游局、属地政府等建立“黍麦之香”“长城水镇”等助力乡村振兴、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普法驿站;围绕法治政府和法治乡村建设,建立“法润云峰”“法律明白人”等着力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和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普法驿站;围绕法治校园建设,联合区教委以及相关学校建立“灯塔”“法润春苗”“青春枫景”等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普法驿站。截至目前,依托普法驿站,密云区法院在辖区街道、乡村、学校、景区等开展普法活动145场,覆盖群众8万余人次。
据了解,为扎实推进普法工作与司法实践深度融合,普法驿站注重“三个提升”,提供“三个服务”。“三个提升”即注重提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能力水平、注重提升辖区群众法治素养、注重提升青少年法治思维和意识。“三个服务”即培训赋能,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精准聚焦,服务辖区经济社会发展;依托审判职能,服务辖区生态环境建设。
在参与诉前矛盾纠纷化解方面,今年4月,“长城水镇”普法驿站的法官们走进河西村代表联络站开展普法宣传,联合司法所及村委会现场化解一起相邻关系纠纷。该起案件中,古北口镇两户村民因院墙渗水、墙皮受损脱落发生纠纷,双方僵持不下。法官现场勘查,认定村民张某为图方便,未按规定修建防渗渠,放任灌溉水流侵蚀邻居墙体,造成损害后果。法官经过数小时沟通调解,两位村民最终认可调解方案,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