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要代代守护、薪火相传,就离不开新一代的力量。如何让更多的青少年认识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呢?
为了培养青少年对非遗的热爱、推动非遗持续传承,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结合自身特色,开设“非遗+”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实践思政课程,研发出一系列针对不同年龄段和学习需求的非遗课程,不断探索“馆校合作”非遗传承创新新机制。
博物馆通过学校教育体系,以思政课的形式,将非遗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不仅与职业学校、高校等馆校联合,通过校内、校外齐发力,利用民俗馆非遗保护项目场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资源优势,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辟非遗体验、参与非遗展览、社会实践、博物馆线上宣传等创新课程;同时还依托学校研究、设计的学科优势,鼓励学生将非遗与当代科技、生活美学相结合,鼓励课本理论结合实际,参与非遗创新、为非遗的传承注入鲜活的时代元素。
近两年博物馆与高校及职业学校不断拓展更多合作,如开展“传艺:‘博物馆+高校’大学生非遗传承实践”思政课,与金陵高等职业学院、莫愁中等职业技术学院非遗学院等合作开展“非遗+博物馆”大思政课等。此外,博物馆每年举办多个非遗展览,常年针对展览开展配套社教活动,并由提供参展作品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担任教师亲自授课。
目前,博物馆已与超过20所幼儿园、小学、中学、高校、职业学校达成长期合作,授课场次超300场,参加青少年达到2万多人。

馆内陈设 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供图
(来源:人民网)
中调热榜
最新推荐
哈尔滨市私营企业协会深入基层赋能小微企业 创新服务模式惠及民生
第三十二届杨凌农高会:子长展位上演舌尖上的文化盛宴,让世界品味黄土高原的馈赠!
茉莉花开 香飘金陵 灌南县乡村振兴“三进城”主题活动在南京开幕
情暖金秋!渑池多方爱心力量齐聚养老中心,共谱双拥温情篇章
服务鞋博会 | 团县委举办志愿服务专题培训 全力护航第二届睢县鞋业博览会顺利举办
西安、延安五日行:是一场在历史长河与红色热土间的深度漫游
八载饮冰,难凉热血 北京中调法治网专访王刚律师在保定书写“北京梦”的创业孤途
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评选表彰名单公示
增强必胜信心 赢得战略主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目标
河北崇礼:2025—2026雪季正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