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打算“双十一”买买买的姐妹 看完这篇再“剁手”

日期:2021-11-08 来源:北京中调法治网 浏览量:0

    科技日报(陈 曦)女性对于保养的热衷超乎想象,不少人只要是听说某产品可以“驻颜、抗衰”就会毫不犹豫买单。“双十一”购物节将至,爱“剁手”的女性朋友们又按捺不住,打算“血拼”到底。不过,有些针对女性客户的产品,虽然“风”很大,但实用性并不高,用了可能反而有害。

  在11月11日到来之前,生活版特为女性读者朋友们盘点——那些你一定要慎重购买的“好物”。

  瘦脸仪:无法消除面部脂肪和咬肌

  想拥有小“V”脸,又不想在脸上舞“刀”弄“针”,怎么办?为满足这一需求,号称无创瘦脸的瘦脸仪横空出世,并受到不少爱美女性的青睐。

  虽然市面上的瘦脸仪形状各异,而且瘦脸原理不尽相同,不过大部分瘦脸仪主要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微波、微电流等对脸部进行刺激,从而助力皮下胶原蛋白、弹力蛋白的合成。

  “从理论上来讲,通过微电流、微波对皮肤进行按摩、刺激,加速面部血液循环、排出脸部多余水分,会使脸部在视觉上感觉变小了,因此不能完全否定瘦脸仪的作用。不过,仅依靠瘦脸仪就想完成瘦脸目标,这几乎不可能。”李红卫表示。

  他进一步解释:“瘦脸仪拿脸部的脂肪、骨骼以及咬肌等组织是没辙的,因为这些组织通过按摩是根本消不掉的。”

  “对于市面上热销的瘦脸仪,消费者千万不要被其广告语所迷惑,更不要为了图便宜选择‘三无产品’。”李红卫提醒,“三无产品”质量没有保障,使用的材料有些具有毒性,有的虽然材料是安全的,但是做工可能存在问题,一旦使用不当,很容易引起不良反应,损伤面部肌肤。

  乳腺贴:对常见乳腺疾病基本无效

  在众多女性健康产品中,乳腺贴的销量十分亮眼。在某电商平台,不少售卖该产品的店铺都有着“10万+”的销售战绩。在商家宣传中,乳腺贴可谓女性乳房保健“神器”,像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房疼痛、乳腺结节等乳腺问题乳腺贴都能轻松解决。

  乳腺贴之所以受到广大女性的欢迎,是因为乳腺增生的问题在女性群体中比较普遍。很多人还总把乳腺增生和乳腺癌前病变画上等号,甚至“谈乳腺增生色变”。

  “乳腺增生是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引发的,不会导致乳腺癌。”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房再造科科主任尹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女性在正常生理周期内都会经历一个乳腺增生、恢复的过程。当乳腺被体内激素刺激后,就会充血变大。雌激素消退后,有些人乳腺不能完全恢复到以前,就会增厚一些。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根本不用过度治疗。

  有些人可能会有乳房肿块、乳房疼痛、乳头瘙痒等问题,这时通常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情、稳定的作息,症状就会慢慢好转。“我们在临床上遇到乳腺增生的患者,都会询问他们是否处在生理周期,是否有生气、劳累等诱因,一般会建议患者先调整作息,然后看看乳腺增生情况是否有所改善。”尹健表示,对于需要接受药物治疗的乳腺增生患者,我们也不建议她们长期服药,根据病情吃一到两个疗程即可。

  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乳腺贴,主要有冷敷贴、远红外乳腺贴(热敷贴)这两种。对此,尹健表示,不论是冷敷还是热敷,对治疗乳腺增生等常见乳腺疾病基本无用。

  “乳腺非常脆弱,经不起各种折腾。临床上,我们常会看到热敷烫伤乳房皮肤、扎针灸扎出乳腺炎、按摩把乳腺脂肪按坏的病例。因此,我奉劝广大女性朋友,尽量不要使用各种外用产品去‘折腾’乳腺。”尹健强调。

  玻尿酸气泡水:不一定能喝出好皮肤

  作为保湿小能手,玻尿酸在美容界应用范围甚广。近几年,继胶原蛋白后玻尿酸又被“成分党”们推为新一代“网红”成分。特别是在2021年1月7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三新食品”公告——透明质酸钠(玻尿酸别称)获批新食品原料,其可被用作普通食品添加剂,此后玻尿酸“妆食同源”的步伐迈得越来越大。继玻尿酸果冻、夹心软糖、咀嚼片后,含玻尿酸成分的饮料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冒出,相关产品广告称其是“可以喝的玻尿酸”,不少女性消费者希望借此喝出“水光肌”。打开各电商平台,各大品牌的玻尿酸饮料销量都不错。

  “玻尿酸是一种酸性黏多糖,分为小分子、中分子、大分子3种类型。”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天津市第四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李红卫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医美领域,小分子玻尿酸主要被用于脸部真皮层注射,补充真皮层缺失的水分;而大分子玻尿酸具有填充定型的作用,主要被用于隆鼻、隆下巴等塑形手术;中分子玻尿酸通常用于除皱。

  李红卫说,玻尿酸在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后,会经胃肠道消化分解为小分子物质,部分被人体代谢掉,还有部分被人体吸收之后,重新再组合或成为人体合成新玻尿酸的原料。但最终能否转化合成为新的玻尿酸,这取决于人体皮肤中的成纤维细胞的能力。如果成纤维细胞老化较严重,即使有再多的原料,也没有能力合成新的玻尿酸。

  “截至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科研数据支撑口服玻尿酸可改善皮肤状况的结论,其效果还有待观察。被‘种草’的爱美者要科学看待这些新产品,理性消费。”李红卫强调。

  私处护理益生菌:或贻误病情、使菌群失调

  近期,网上开始售卖针对女性的私处护理益生菌,而且买的人不算少。记者在国内某电商平台随意点开几家售卖相关产品的店铺,该商品月均销量都已过千。

  针对给私处“补充”益生菌,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普妇科行政副主任杨芸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益生菌不能作为妇科炎症的首要以及重要的用药,滥用益生菌不仅耽误病情,反而还可能造成阴道菌群的失调。

  “妇科炎症包括很多疾病,比如阴道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杨芸介绍,在医院里医生要确诊患者得了哪类疾病,都要经过一系列检查,而后根据检查结果,才能判断病症。针对不同的妇科炎症,治疗手段完全不同,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让患者早日康复。

  “比如阴道炎,较常见的有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等,病原菌不同,医生为患者选择的抗菌药物也不同。”杨芸介绍,益生菌治疗只适用于阴道细菌菌群失调的阴道炎患者,而且其只是辅助治疗手段,对由滴虫、淋球菌、衣原体等引起的非细菌性阴道炎是没有效果的。对于治疗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等疾病,益生菌更是没有任何效果。

  “如果感觉自己出现了一些妇科炎症的症状,最好还是去正规医院先确诊,而后对症下药。滥用益生菌可能会导致阴道感染,引起各种妇科炎症。”杨芸提醒,健康女性的阴道都有自洁功能,没必要把益生菌作为保健品来使用。(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