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盲盒别成监管的“盲区”

日期:2021-05-18 来源:北京中调法治网 浏览量:0


  工人日报(罗筱晓)据多家媒体报道,5月3日晚,在四川成都一快递网点,160多只包装好的猫狗被当成普通货物准备发往外地。赶到现场的当地动物救助基地志愿者对货车进行拦截,并在得知承运人没有运输活体的相关资质后报了警。根据现场种种迹象,志愿者猜测这些小动物应是被作为“宠物盲盒”进行售卖。

  5月4日,当地动物检疫部门依法对这批猫狗进行暂扣,并转移到合适地点进行临时安置,以进行下一步的检疫和调查。涉事快递企业也回应称,相关网点违规揽收动物活体寄递,已暂停其业务,要求其全面自查,有关安全负责人被停职检查。

  小动物能否像衣服、食品一样随意快递?对此我国法律已有明确规定——邮政法实施细则规定,禁止寄递或者在邮件内夹带活的动物。动物防疫法规定,屠宰、经营、运输的动物,以及用于科研、展示、演出和比赛等非食用性利用的动物,应当附有检疫证明;经营和运输的动物产品,应当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经航空、铁路、道路、水路运输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托运人托运时应当提供检疫证明,没有检疫证明的,承运人不得承运。

  也就是说,在这起猫狗快递事件中,没有相关资质和证明的快递网点及托运人已涉嫌违法。而这已不是动物非法运输第一次受到关注。

  近两年“盲盒经济”迅速发展,从最初的玩具类盲盒到近期兴起的机票盲盒,特有的随机性让其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一时间,似乎万物皆可盲盒,于是有人打起了猫狗等宠物的主意。在网络平台上,有的卖家以极低的价格售卖“宠物盲盒”,宣称可能开出名贵品种的猫狗。但现实很可能是“骨感”的,恶劣的运输环境很容易让宠物生病或死亡,再加上有的无良商家发出的本就是病猫病狗,许多买家收到的根本不是惊喜,而是惊吓;部分买家出于好奇下单,当发现“盲盒”里装的是价值、品相不高的土猫土狗时,很可能随手遗弃,这又会加剧城市流浪猫狗的问题;来路不明、未接种必要疫苗的小动物很可能会向人类传染疾病。

  盲盒不应成为监管的“盲区”。今年初,中消协曾发布消费提示称,有经营者利用盲盒清库存、清残次品,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宠物盲盒”变“宠物坟墓”,不仅涉嫌违法,更是对无辜生命的践踏。

  盲盒产业涉及商家、网络平台、快递企业等多个环节,要杜绝盲盒违法现象,需要工商、工信、交通、邮政等多部门联手加强对整个产业链的监管,明确盲盒“可盲”的范围和边界,但凡有人越线,就要为此付出代价。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也不会有“宠物盲盒”。消费者应主动对“宠物盲盒”说“不”,让这一“带血”的产业难以持续。如果真是有心饲养宠物,就应走合法的收养流程或通过正规渠道去购买。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