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领袖思想全球化的战略路径

日期:2020-09-09 来源:北京中调法治网 浏览量:0

    北京中调法治网(法治监督员 张芳)领袖思想全球化的战略路径从海南真正拉开序幕。
    纵观过去的“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这些走出去的策略、战略的实施,在发展过程中遭受到一些以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与美国为首的围追堵截,它们不惜制造大量的“中国威胁论”抹黑和怂恿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进行排斥。但是这些行为并不能够阻止中国走向世界的脚步,反而更加坚定中国选择更为切实的路径走向世界,海南国际自由贸易港建设,就是推进中国走向世界、以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和谐发展的发展思路和策略,推进中国融入世界和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海南国际自由贸易港口发展战略,就成了领袖思想全球化的策源地,也成为领袖治国理政方略的全球化起点、支点。

一、中国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是中国物质经济发展向思想精神的发展;

    很显然中国经过40年的经济改革,已经完成了国家的发展原始积累,发展模式必须也必然从原来的吸引外资来建设国家,到转向资本引导向国外去发展建设。这就要求中国发展模式的转变,将产能过剩的产业转移到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时,将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做法传播给全球其他国家,用经济实力说话、用和平发展说话,用精神财富去鼓励和武装世界上那些追求和平和发展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经济建设成为有力的载体和形式,追求和平发展成为有力的思想武器,中国从发展物质经济向思想精神方向的沉淀和优化发展,推动民生建设,推动社会建设,成为财富建设到一定阶段必然的要求。中国在下一阶段10年乃至30年推动国内的民生建设,强化全民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政治自信、制度自信也就成为必然要求。这就会推动中国走向更加完善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走社会主义集体道路和公有制道路,执政党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才能体现出来。

二、中国从吸引外资推进国内建设,到以海南为焦点聚集国际资本推动建设;

    选择海南作为策源地,不仅是因为海南可以作为亚洲的中心,更是因为海南可以成为世界的中心。中国从吸引外资推进国内建设到了一定的平衡点,经济的洼地和政策的洼地均已经不再具备优势,也就必然需要寻找到国际资本期待和渴望的更加的经济洼地、投资洼地,只有选择更有利于国际资本的制度设计,才能够有力地吸引国际资本,也才能培养国内资本参与国际资本竞争、参与国际建设的能力。选择以海南为焦点聚焦国际资本推动国际经济发展,让海南成为桥头堡和领头雁,不仅具有吸引功能,还具有示范、模范和引领作用。中过过去70年所积累的资本总量,超越了目前所能看到的数字资本数倍,若要激发和释放这一资本总量资金池作用,就必须发生国际之间的资本兑换和交流,促进国际资本与国内资本的双向有序流动,以利于推动中国资本的货币化、国际化和证券化。与此同时,必须推动中国的财富与国际进行有效、有价值的交流、交换、贸易,才能让中国聚集的巨大的财富资本转化为国际可以兑换、支付的财富,中国人民才能切实地富裕起来、幸福起来。

三、中国从国内互动进行经济建设,到启动为全面的国际资本之间互动发展;

    很多人怀疑有钱人就这么顺顺当当跑出去了,赚了钱的大鳄、资本家就逍遥到国外去了,贪官污吏们就轻松地跑到国门之外去了。实际上这是一种妄想,从国家货币兑付能力来说,只有通过国际之间的贸易、交易才有能将货币转移出去,但是每个国家的特定时期货币总量是一定的,比不是一串数字过一下银行就可以划走了,国家作为货币的主体发行单位不仅是发行作用和功能,更是兑换和兑付功能。没有国家的货币兑付功能,所有的所谓财富货币溜出去的可能性实际为零。因为这些溜出去的货币需要以国家的实际财富购买力为等价交换条件的。全面启动国际之间的资本互动,实现国际之间的发展互动,从中国内部的经济建设行为转向国际之间的互动建设行为,是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与全球共融的基本行动。中国资本总量需要走出去交换,也需要国际资本进入中国进行交流交易,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推动国际国内之间的货币、资本的交流互动,实现财富的价值可交易化、可互换化,真正实现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海南向国际释放这一战略,不仅是吸引过来,更是推动出去,以经济为载体,推动中国走出去,带动中国建设经验和发展思维的转变。

四、以和平发展为主旋律推动发展,向以地区自主发展与全球共融发展为主;

    世界发展已经不是两个阵营的争斗,更不只是主义之争,而是全球人民对于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价值选项的方向选择矛盾。和平是世界的发展主旋律,但是和平是需要用战争来保护和支撑的,没有战争能力的保护,就不可能有和平的长期存在,任何和平形式都是昙花一现。全球共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斗争来实现的。中国以广褒的南海作为平台,以海南作为国际自由贸易港,推动中国发展的成功模式向海外传播和发展,这种发展共融是以吸引法则共同投身进入其中为主,所谓“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基础,只有中国发展起来了,西方制度设计的优越性也就不攻自破,西方社会的“中国威胁论”也就没有了市场。只有中国自身的强大,才在全世界范围内有话语权。这种过程需要定力,也需要平台的展示,需要从全球和世界范围的发展态势与趋势去谋划,以一点爆发,以全球共同发展为导向。

五、以苦练内功强化自身发展进步,向全球复制构建全球经济发展典范模式;

    这就要求整个执政组织苦炼内功,进行自身的自我革命,推动自身的革新和发展。从组织上厘清方向、目标,回归到以人民为中心的道路上来,切实地进行自我反省,认真地进行自我再认识、再认知,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行为准则,以新时代的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为努力方向。这就要求从海南开始,走向全球化。让中国的文明、制度、思想、民族、文化走向全球,就必然需要有新的高度。这就要求先苦炼内功,将领袖思想切实吃透、落实,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行为上到思想上重新厘清,真正回归到以人民为中心的道路上来。只有国内树立起尊重人民、发展人民、幸福人民的政策、制度、文化、经济发展模式思路,自己的国家优先、率先发展起来,才可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全球人民的认同,也才可能获得在全球的话语权。引领和主导世界未来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发展格局,是要通过中国自身的发展,不断地展示在全世界的面前,让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看到中国发展的优势、制度的优势和政治道路选择的优势,实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地引向深入。

    当然目前的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只要中国经济发展好了,世界就会学习中国,中古的制度优势、文化优势就会获得全世界的认同。这未免过于天真,在全球范围内的话语权决定了各主体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利益纷争形式与模式,也决定各主体国家与地区之前的利益争斗形式和模式。只有既发展又斗争的模式,才是世界发展的可干规律,也才是全区范围内的话语权和利益主张的最后决策权的分享。中国要想在全球从参与竞争、参与管理全球事务向引领全球竞争与事务、主导全球竞争格局的转变,必然需要经历千辛万苦、千锤百炼。这就要求全国人民从装满口袋向用领袖思想武装脑袋,用领袖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武装自己,实现经济建设和精神建设的双丰收。这就要求建设海南必须明确和明白进行国际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听过自身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成功,实现领袖思想向全球化迈进、传播、推广、推动的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建设,实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滴之泉可以汇集成江河的发展大趋势。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领袖思想就如同汪洋大海,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和世界人民群众在一起,共同发展全球经济与社会,实现全球的世界大同和社会进步,构建真正属于世界人民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卢欥锟原创 微信号:luyukun222)

(编辑: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