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交融

日期:2023-06-30 来源:北京中调法治网 浏览量:0

(2023年06月30日)

  人民日报(记者 王比学 肖家鑫 王 沛)孔子故里,尼山圣境,仲夏之夜,高朋满座。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近日在山东济宁曲阜市召开,这既是一场触摸历史、拥抱未来的思维盛宴,也是一场跨越时空、超越国界的交流大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山东文脉绵长、底蕴深厚,如何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交融?如何落实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立足传统文化的沃土,山东守正创新,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传承:薪火相传,筑牢现代文明发展根基

  走进曲阜市息陬镇北元疃村,村容整洁,古色古香。“善行义举四德榜”“笑脸墙”上,道德模范、先进个人树立标杆;不少庄户门前挂着“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等荣誉牌。“荣誉虽小,意义重大。当评先树优成为全村2000多名村民的共识,乡风文明便水到渠成了。”村党支部书记张佃壮很自豪。从2003年起,北元疃村就定期举办孝贤评比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改善乡村治理的有力推手。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近年来,山东始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探索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干部教育、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中,为现代文明发展奠定深厚社会基础和文化根基。

  传承传统文化,党员干部争做先行者。2016年4月,山东省委组织部在曲阜建立了以政德为主题的教育基地——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并设立曲阜“三孔”、邹城“两孟”等30余处传统文化现场教学点,至今已承接国家部委和31个省区市的各类培训班1700余期,培训学员10万余人。

  传承传统文化,学校教育至关重要。“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曲阜市实验学校,琅琅的读书声飘至门外。校长李群坚信,“文化传承就是要从娃娃抓起。”山东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大中小学全面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传承传统文化,家庭邻里和为贵。因对自家分的耕地面积有异议,曲阜市石门山镇北焦沟村村民翟彦菊找到分地时测量记录的村民。在沟通过程中,因对问题理解不一样,两人差点发生口角,只好找到村委会,让“讲理员”评评理。“讲理员”厘清事实,拉呱唠嗑,劝双方以和为贵。目前,“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遍地开花,已成为济宁当地一个响当当的品牌,调解成功率达98.5%以上。

  转化:开放包容,赋予传统文化生机和内涵

  数字时代席卷而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为现代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近年来,山东坚定文化自信,持续探索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成功举办了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孔子文化节、儒商大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山东文博会等活动,用文化的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儒家文化崇尚以人为本、仁者爱人。数字化浪潮下,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既需要开放包容的心态,更需要人本理念。

  “真没想到,两个审批事项只需要提交一套材料、召开一次专家评审会议,这为我们项目建设节省了好多时间。”济南市章丘区一家水利建设项目负责人说。

  民惟邦本、政得其民。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要在行政审批事项上做“减”法。济南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极简审批”。在市场准入方面,不断扩大“即时审批”范围,实现电子印章与电子营业执照同步发放;在工程建设项目方面,持续优化“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的审批模式。

  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并赋予其新的生机和内涵。山东接续实施营商环境创新突破、创新提升行动,2020年以来,已连续发布4个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在全国工商联组织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活动中,山东连续两年入选营商环境最好的10个省份。

  “真诚欢迎广大企业家朋友选择山东、创业山东、创富山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共创美好未来。”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上,开放、包容的山东向世界发出邀约。

  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努力为各类企业、人才在山东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环境。近年来,山东聚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和谐稳定的人文环境、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优质温馨的服务环境,让各类企业和经营主体轻装上阵,安心发展,做大做强。

  发展:兼收并蓄,高质量发展让生活更美好

  中华文明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丰富发展,其中重要路径之一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说:“选择孔子的诞生地、儒家思想的发源地举办数字文明对话,就是要探索人工智能将以何种形式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推动各方更好地挖掘历史文化时代价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开辟新道路,共同推动人类文明事业发展进步。”

  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山东工业基础雄厚,数字经济潜力巨大。厚植历史文化底蕴,山东秉持兼收并蓄思想,用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

  青岛瑞华集团是一家传统服装企业,随着时代发展,生产周期长、物流成本高、库存积压等问题困扰企业发展。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下,公司可进行全流程生产智造,企业订单量增加了30%,订单附加值提高了150%。

  数字赋能,搭建平台是关键。目前,全省各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全省50多万家中小企业,可量身定制数字化转型方案。

  数字赋能,新兴业态是潜力。在尼山圣境,绚丽多彩的天幕表演、炫酷科技的无人机秀、浪漫炫目的烟火表演层出不穷;在孔子博物馆,“大地球”、“孔子书墙”、《明版彩绘孔子圣迹图》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数字赋能文化“两创”,山东将传统文化融入尖端科技,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2000多年前,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山东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带向世界;2000多年后的今天,借势“一带一路”建设新的发展契机,山东进一步加快了对外开放步伐,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目前已经与94个国家建立了618对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

  放眼今日齐鲁大地,底蕴厚重、动能澎湃,这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也是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上说,数字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文明的引导,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聚力优化数字社会新环境,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数字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越来越多的人享有更加美好的数字生活。(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辑| 筱红
责编| 秦荏
审核| 王梓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