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温发坤:浅谈中医的易学取象模式

日期:2020-05-21 来源:北京中调法治网 浏览量:0

  北京中调法治网(调查员 温发坤)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医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东方传统文化的价值,一个学习中医和研究《周易》的热潮正扑面而来。这是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人们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认识的日新月异的发展而产生的必然结果。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正在进行中,揭开易医奥秘,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精华,将对此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责无旁贷!也正因为传统文化热让有一些人利用传统文化招摇撞骗,搞起传销活动,造成对传统文化的周易.中医等有一些偏见和误解,认为易和医就是伪科学。
  
  而易与医是同源,是通过《象数易学》的“象”的思想,观象、取象的方法,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之象的观察,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推导出人体的阴阳、五行之象。把天、地、人、时的统一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系统的理论框架,涵盖了阴阳五行学说的象数易学的抽象思维,以取类比象作为直觉思维和推演的形象思维基本模式。中医之所以形成富有特色优势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它的具体思维方式是将所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进行类比,取其共同点、相似点或近似点,从中找出它们共同特征,以“象”为标志,易经中讲象象者也,进行归类,继而表达,如将人体的肝心脾肺肾比拟为木火土金水,依思维方式而演变为中医学的整体观。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此基础上,根据天地之气的升降之象,类推人体之气的升降。“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灵枢·经水》用自然界十二经水,类推人体十二经脉。
  
  象数学与脏象学进一步明确天人相应,医易相通的道理。中医学思想体系形成的本身,就是受易学思想影响的。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脏象学说就进一步体现了中医的易学思想研究中医的脏象学说,就必须从象数易学的角度去探讨它,才能找到研究脏象的源和流。如震卦: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离卦: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坤卦: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兑卦: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坎卦: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府,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综所上述自古以来就有“医易相通”、“医易同源”之说。“医易相通”揭示了中医学与(周易)具有共同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模式;“医易同源”则反映了中医与《周易》理论具有共同的经验基础和认识论根据。在中医学史上,许多中医大家同时又是易学家。医理与易理的融汇,使中医理论产生了一次次飞跃,正如唐代药王孙思邈提出了“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所以用象数易学思维对中医模式的建构、中医理论思维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这种思维方法重视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变化,注重发展的节律与周期,追求事物之间的和谐与辩证统一。我们今天学习象数易学与中医的关系,仍然是打开祖国医学宝库的一把钥匙。

(编辑: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