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想当企业家的“第一网红”薇娅

日期:2020-04-15 来源:北京中调法治网 浏览量:0

    《中国企业家》(记者 高欢欢)凌晨三点,采访结束,记者准备收工,薇娅则欠身去开下一个会,门外仍有四家品牌方在等她。

    对这些市场人员来说,对等待保持耐心,绝不会构成问题,他们寄望的,是去博取一个巨大的可能性——主播的点头认可,意味着其产品将嫁接到直播电商最大的流量入口处。

    要更深层次地理解薇娅,更直观地了解这位头牌女主播,数据一定是最好的通道。

    单场2小时最高引导销售2.67亿;单件商品最高销量65万件;单件商品最高销售额2700万;2018全年累计引导成交额27亿,双11 24小时内销售额达3.3亿元;6月中旬粉丝突破600万,常年占据淘宝直播排位赛Top榜首;在她和助理每次“3、2、1”的倒计时口令下,1秒就能被一抢而空。2018年,她以年收入3000万元、推动成交7亿元登上“淘布斯”蝉联榜首。

    现在薇娅合作过的品牌有5000多个,主动上门寻求合作的品牌越来越多,其中不乏联合利华、宝洁、欧莱雅这些顶级品牌。

    淘宝公开的数据显示,薇娅包揽了淘宝直播盛典上服饰、零食、美妆、母婴、生活、Top主播六重大奖,此外,还有公益、农产品等不同的类别,几乎涉足了所有的商品类别。

    如今薇娅被寄予的期待值,已经不止于一个直播间或者主播的辐射范畴,淘宝直播负责人赵圆圆形容薇娅的直播间是“下一个唯品会”,并称“她代表了目前淘宝直播的天花板”。

抵抗偏见

    6月29日晚,《中国企业家》记者在杭州九堡的一个写字楼里见到了薇娅团队,她刚从首尔回到杭州,短暂休息调适后,就开始了当天的直播,对主播这个职业来说,持续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她语速一如既往地快,嗓音沙哑——是职业病——不仅完全不显疲态,甚至永远保持一定程度的亢奋。一边对着镜头试穿,一边介绍衣服的颜色、材质、设计细节、穿在身上的感觉以及搭配。

    旁边的会议室里,工作人员高呼,“点三下,没了!”一件普通的T恤刚刚开卖几秒,已经显示售空。

    直线提升的也不仅仅是销售数字,主播的交际层次也在持续发生正向变化,薇娅的公关负责人古默告诉《中国企业家》,工作节奏连轴转,货物几秒卖光,这是薇娅的常态,她同时也对记者强调,这次首尔之行,薇娅受到了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接待,并应邀与其共进早餐。

    这一次对薇娅的采访,是在零点之后开始的,她刚刚结束了长达五个小时的直播。采访结束,她还会和团队复盘当天的工作,并进行第二天直播的准备工作。

    薇娅自述,做过歌手、主持,出过唱片,在做主播之前,还在北京动物园做过服装批发,因为一次机缘巧合被朋友邀请参加某卫视一档综艺节目,却阴差阳错地拿了冠军,签了环球唱片,算是娱乐圈的小明星,但五年的打拼并没有闯出名堂,其后开始做服装生意,又经营淘宝店,最终在直播电商这里找到了职业出口。

薇娅在向记者展示选品团队的日常工作和粉丝群里的定性需求。

    但她已经不再向往那个圈子,一个典型的表现是,她对那个圈子的价值观的抵触——她不再想“红”了。“之前某卫视的导演有个产品很好,很希望我来播,本来谈的还挺好,当他提到有很多明星、影视资源可以倾斜给我时,我拒绝了。我很不喜欢、也并不想红,如果想红的话我做不到今天。”

    当记者追问原因时,她只用一句反问代替了回答,“我怎么可能再回到那个(娱乐)圈子?”

    拒绝的背后当然是事业的底气,在如今的直播业务里,底气则展示得更加充分,比如在与商家和品牌的合作博弈中,“有些主播认为商家是金主,不敢得罪,尽管我们有保证金机制,可基本上没有商家敢退,因为退了这次,下次就排不上号了,没有坑位了。”薇娅一公关人员说,一般每天有1000个商家在后台报名,但只有10个会入选,比例仅仅为1%。

    薇娅明确地表示反感“网红”和“带货”这两个词,她认为,这是大众戴有色眼镜看待主播的结果,这种词汇背后是偏见。这次韩国首尔之行,被主办方介绍是中国最厉害的网红,也令她感到不快,“我的内心是拒绝的”。

    在挑剔、筛选他人的同时,薇娅又会在不经意触及的话题上主动示弱,比如当记者问到何时第一次明确地感知到影响力时,薇娅的回答是,“我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厉害,也没觉得自己有影响力,至少肯定不如李佳琦。”

    一次,她和老公去看电影,没戴口罩,在电影院被粉丝认出,像朋友一样脱口而出,“你今天不直播啊”,这种和用户的关系令她感到满意,觉得自己实现了和粉丝之间的亲近感。

抵抗质疑

    “我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觉得会是个趋势,就决定试一下。”薇娅告诉《中国企业家》,她和老公都是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人,2008年,二人从北京举家搬去西安,做起了服装生意,并开了连锁店,2012年,则从西安辗转至广州,转型开设淘宝店铺,然后又在偶然的机会下,从广州到杭州做起了主播,从亏损几百万卖掉广州一套150平的房子到一夜赚回一套房,虽然踩过坑,但都踩对了,尽管有过花钱交学费的经历,但“哪里有机遇,我就去哪里”。

薇娅及其团队所获荣誉。

    “我努力过,我认了,不努力就认输我会后悔。”她还强调,“从线下服装店转型到线上店铺,再到直播运营,更多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要有电商思维,从关注商家到关注用户和流量的转变,明确用户的需求,还考验货品品质、后台运营等。”

    薇娅的事业中另一个长久跟随的主题,是抵抗质疑。在整个创业过程中,最难的时刻发生在2015年的双11,卖了800多万的货品,却亏了400多万,也因此受过冷嘲热讽,“还没亏完啊?”

    即便是如今站在直播江湖的金字塔尖,薇娅也会面对很多质疑声,之前有传言称淘宝扶持薇娅,官方放水给流量、刷单,这被她坚决否认,“我只是2016年偶然接到了一通淘宝直播小二的电话,邀请我入驻淘宝直播。那时我已经是淘女郎。之后就是缓慢的积累流量的过程。我保证淘宝绝对公正,没有放水”。

    对淘宝扶持这个误解起到强化作用的是,淘宝直播的第一任负责人古默加入了薇娅团队。薇娅说,“古默一来,就更加解释不清,但我老公认为身正不怕影子歪,我们之间根本没有利益关系,当年谈合作时一杯咖啡都要AA制。”

    她坦言,因为年龄大了,经历过很多高低起伏,内心承受能力的阈值显然也会水涨船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专注很重要。此外,有更多更需要她的事务要去为之操心,“最主要是责任感,来自于团队,要养活200多人,背后的商家,以及粉丝的期待”。

    语言是主播业务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薇娅说,在为数不多的休息时间里,比如洗澡或者化妆卸妆时,会经常看语言类的节目,听相声,看综艺,都是找网感、做语言储备的一个过程。

    面对记者“为什么只在淘宝直播做主播,而在其他直播平台只是做分享种草类的内容”的追问时,薇娅团队的工作人员解释道,“其实我们和阿里(淘宝直播)是有一份心照不宣的竞业排他协议的暗示的,虽然没正式签过。”这也得到了薇娅和古默的确认。其次,“主要还是精力、体力有限。”古默补充道。

想当企业家

    面向公众,薇娅是个训练有素的发言者,也像有一套自我说服系统,她随时可以把嘴边的谈话素材归结到一个“正能量”的论点里,像是一个永远活在第一象限的人,比如在团队招人的标准上,与人关系的维护上,以及做事做公司的态度上,解压方式以及投身做公益等。

    而当被记者问到最大的特质或者记忆点是什么时,薇娅笑着说,“自己最大优势来自于真诚待人的性格,把粉丝当朋友。”而在一旁的古默慌忙补充道,“最大的原因是优质货品,薇娅推荐的商品都是她试过穿过吃过的,这个是有保障的;其次是性价比,我们还有一个200人的选品团队,层层筛选,再由商务团队去和商家谈,最后薇娅有一票否决权。”

杭州嘉里中心地下一层商场,一淘宝主播正在卖场直播。

    薇娅的老公董海锋表示,“很多主播选择商家时,是基于价高者得的原则,当粉丝量上来之后,就开始赚快钱,比如50块钱的精华液,可以分成60%,照卖不误。”

    “而我初衷是什么呢?当然这个词太高尚了,我理解的初衷就是把事情做好,你问心无愧,凭良心做事,人做事情不能歪,要正。”薇娅说。

    关于“护城河”与“核心竞争力”,薇娅的说法是,全网最低价。关于怎么拿到这个最低价,一方面有淘宝插件可以看到官方最低价,另一方面是不同类目的专业的运营去做相关的评估。“比如,你穿的这件上衣,薇娅基本上就可以判定出来。”古默对记者说。

    这个“全网最低价”也是抢占粉丝心智的利器,逻辑似乎很像一个迷你版的拼多多?古默骄傲地说不,“我们更像是美团,也是一个平台”。

    当古默在聊关于网红大众认知错位的问题时,薇娅突然插进来说,“其实我更想做一个企业家,网红孵化不是我做的事儿,这是我团队应该做的事儿。”

    淘宝直播负责人赵圆圆认为薇娅“代表了目前淘宝直播的天花板”,所以,撕掉网红、带货这些标签的动力似乎不言自明。

    而薇娅所竭力拒绝的网红标签,在杭州的另一域——嘉里中心、来福士广场、万象城等,一大批跃跃欲试的准网红们正在商场里趋之若鹜地追逐,他们的目标是想成为下一个薇娅、李佳琦、张大奕,正如记者在杭州街拍网红地随机采访到的一个年轻的摄影师所言,“毕竟至少在杭州,电商之城,有颜就有钱,趁着年轻,颜值巅峰期,多赚快钱,何乐而不为呢。”(来源:中国企业家)


编辑: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