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调法治网(法治监督员 张芳)创说海南有发财机会,很多人都不相信,认为现在什么都不好做了,哪里还有发财机会?从1988年海南建省,已经32年过去了,对海南的开发就未曾中止过,从一个海岛农业基地转身为旅游大省,再用30年华丽丽地转身为国际大海港、大空港、大都市、大金融中心,华丽丽地转身国际自由贸易港,已经获得了国家倾力相助。
如果说浦东设立新区,开启了上海的新建设,通过30年,上海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经济有短板,环境有缺陷。作为长三角的桥头堡,以长江为水道发展国际经济,曾经向国际化金融中心迈进和努力,结果20年过去,上海的城市发展改革和金融积聚效应已经得到了空前的释放,再发展下去,已经没有空间了,因为成本太高了。如果说要在钱塘江临海口再次发展长三角上海副中心,也已经没有价值和可能。前几年呼声很高的上海与浙江围绕钱塘江的发展也已经告一段落,江苏的李强到上海履职,本身在浙江履职。按说锻炼一下,领导协调钱塘江开发国际金融大都市,很有潜力。只是钱塘江沿岸已经高度污染,不具备开发价值。李强本有机会上去取代同姓位置,只可惜时机点不对,所以对长三角的发展这几年一直处在压制之中。一旦放任李强的长三角江浙沪经济联动,政绩满满,没地方安排啊。
看懂了这个以后,再来看看香港的闹腾,其实明理人都知道,香港这么闹腾只能降格为地级市(去年6月我已经发文说过),一个600多万人口的城市,给与副国级待遇,实在说不过去,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好在,美国人参与其中闹腾后,还取消了所谓的各种优惠区域待遇,香港也就是今日黄花,谈不上还有明日,算不到明日黄花。曾经叫嚣、闹腾的香港人,考虑着怎么生活吧。至于澳门,似乎不值一谈,30多万人口,小到只有一个镇的大小,这些都是历史遗留的小笼包,必然逐渐被淡化,大中华,怎么可能没大没小的没心没肺的存在呢。
至于台湾,更是没心没肺地活了这么多年,占尽了大陆的便宜,养不熟的恶狗,喂不热乎的猫,狼心狗肺的存在着。谈不上有什么价值,表面上封住了东南出海口,实际上也被孤立起来。光电技术曾经领先一时,然而发展的趋势和落后的节奏,已经让台湾光鲜不再,一旦武力统一,只能强化管控,走集体化道路这一课必须上。在金融领域、旅游和热带生产方面,台湾曾经可圈可点,在国际贸易和人才输出方面也有很多值得大陆学习的,但是政治上的弱智,导致曾经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已经在全球落幕,更不要说获得国际新港口、国际新金融中心、国际新制造中心的地位了。
这些曾经为香港、澳门、台湾、上海所有用的优势,包括曾经为北京、广州、深圳的优势,如今集于海南,可谓“三千宠爱在一身”,一点都不夸张。列举一下海南可能存在的10大机会,保证你目瞪口呆。
1、酒店。
海南的酒店业,包括餐饮业,未来10年,五星级的酒店床位数将达到3万间,什么概念?如果按照国际化大酒店每个酒店标准500间客房的话,需要60家。也就是说目前国内外能够叫得上名号的酒店经营与投资企业,都会在海南开设分店。4星级酒店则更是多到你惊讶,房间总数将超过10万间。按照400间客房一家酒店计算,可能投资四星级酒店的数量达到250家,可以提供10-15万人住宿与餐饮服务。三星级及准三星级的酒店总数超过1000家,按照每个酒店平均200间客房计算,投资客房总量将达到20万间。也就是说3-5星级酒店总房间数在未来10年内,海南将达到33万间。按照每间客房标准化平均60平米,建筑面积为约为2000万平米,按照客房与辅助面积1:5计算,仅仅酒店业建筑面积将达到10000万平米。按照每平米平均投资6000元计算,总投资就在6000亿元,这不包括装修的投入。全年可以提供酒店房间数11880万间,按照出租率80%计算为9504万间,每天九点房间出租量达到26.4万间。
2、航空。
这么多住酒店的客人从哪里来?航空运输能力以设计一年接待1-2亿人次为基本建设的规模。不用多少,到海南主要以航空进入为主,十年内,进驻海南的航空公司将达到100-200家以上,海口和三亚将各建设一座年吞吐旅客1亿人左右的国际化空港。按照三期建设的规模和指标,每三年为一个建设进度规模,逐步推进3000万人、6000万人、1亿人的建设规模,不断拓宽、拓展国际空运航空的吞吐量。在地面的航空运营公司,将需要200栋行政办公大楼甚至总部大楼,还需要与之配套的360栋居住、仓储、办公、配套生活大楼。不用多说,围绕这100-200家国际航空空运公司的生活服务,就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
3、购物。
海南给予每个人每年到海南10万元的免税购物机会。这是什么概念年?价值20万元的进口车,在海南买可能只要10万元左右,去海南溜达一圈,等于赚了10万元。真正的购物天堂,各大商业中心已经不是免税店模式,更不是国内的旅游购物形式,更不是把游客圈在封闭的场所里购物,不购物不给上车的景象,将消失殆尽。只有购物者爽快、喜欢,购物掏腰包才会爽气。海南将改变传统旅游购物和机场免税店模式,将个人身份证信息和购物信息与免税结合起来,不仅对中国内地的购物者进行免税,也对国际所有国家的游客免税,吸引全世界来海南购物,才是主要诱惑力。为此在海南要建设每天提供20-30万人。也就是说要构建至少30座大型购物中心,每个购物中心要能够容纳1万人的购物旅游观光。按照每个人10平米计算,需要投资10万平米以上的大型购物中心30座。总投资面积300平米,每平米造价按照6000元计算就需要投入180亿元。此外加装修费用30%。配套设施按照1:4计算,还需要投资建设1200万平米的设施,按照每平米投资5000元,则还需要投入600亿元。也就是说仅仅购物中心总投资至少需要1000亿元,这不包括土地和后续运营投入。
4、港口。
海运港口码头5-10座,每个港口需要投资1000-5000亿元不等,总投资不会少于2万亿元。相配套的住宿生活、仓储、物流、船舶停靠、垃圾处理、货场运输、停泊转运、运营管理等设施设备则还需要投入2万亿元。这属于国家基础投入,欢迎国际社会、国内企业参与投入投资,所产生的巨大的吞吐能量和国际货运转运承载力,将使得海南成为国际真正的深水港、转运港和不冻港。是否会受到马六甲海峡港口的限制?是否会受到新加坡港口的扼喉?在这方面,中国早有考虑,更有深度的细节安排,不便多说。总之打通海南、南海、亚太货运深水港承运,是海南的国家化港口大战略,也是大举措和大行动,当然也是大机会。
5、旅游。
包括旅游景点建设、文化设施建设30个左右,每个投资100亿元。包括直升机、海上快艇、游艇等技术设施,总投资在3000--5000亿元。所能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巨大,不仅增加大量的社会就业,更增加社会投资的机会和财富产生的机会,并且前几年都免税啊。
6、交通。
包括环岛观光高铁、城市之间的对开动车,将构成海岛观光、旅游出行的主旋律。配合城市出租车、网约车、公交车、地铁的全交通网络出行,形成巨大的投资需求。其中高铁动车需要投入1000亿元左右,后续运营需要投入1000亿元左右,城市交通网络配套需要投入2000亿元左右,其他辅助设施需要投入1000亿元左右。这5000亿元 的城市交通投资商机,要在10年内完成,也就是说每年要投入500亿元以上,机会不容错过。
7、生活。
生活日常配套设施,购物、超市、娱乐、教育、学校、培训中心、文娱中心、会议中心等等,这类看上去零散的不起眼的投资,将是一个巨大的需求。比如会议中心,每天将有超过10-30场千人规模的会议在这里召开。相应配套的会议中心、会展中心,都会是巨大的需求。国际化的大学则需要增加10所以上,未来非洲、南北美洲来留学求学的都会集中在海南,每个大学规模20000人以上。与之配套的师资、教室、生活设施更是庞大的机会。以每个大学投资100亿元计算,建成后每年投资回报在20亿元左右,一般5--8年就可以收回大学投资,并且是包赚不赔的好生意。需要投资1000亿元以上,配套设施还需要投资3000亿元以上。会议中心的配套设施更是一个强大的需求,与酒店、餐饮、购物等联合起来是数万亿投资方向。
8、加工。
海南拒绝有污染的生产,但是半成品在这里加工,就成了海南的优势,将增加大量的半成品在这里组装生产、包装成品入库出库。作为购物天堂,降低产品加工成本和运输成本,增加销售量,是获得利润的主要渠道,海南的高精尖产品的加工组装包装(包括汽车组装、家电组装、金银珠宝首饰、汽车、游艇等奢侈品消费),将需要至少300万工人,他们将取代传统的生产加工工艺流水线,以自动和半自动生产形势,实现深加工包装到下手一条龙服务。这一投入由国家联合社会乃至国际的企业联合投资,总投资在5000亿元到15000亿元之间,并且必须要在未来10年内完成,与之配套的工厂设备、车间、生活区、购物区、后勤保障区、仓储区等等,也是一个巨大的投资商机。
9、医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海南并不适合康养和医养,但是从气候和温度的落差对应角度来思考,冬季到海南的人每天超过3万,而在未来冬季到海南旅游观光康养的内地游客,就每天可以超过10万乃至30万人,这个康养的需求也就诞生了。并且这个市场相当的巨大,每年会有超过300万人作为海南的常驻医康养游客,他们的居住时间将超过100天每年,围绕这个需求,在全球范围内看待和分析,极端气候的对比,让三亚成为康养目的地也具有无限的可能。三亚的康养品牌,将成为世界性的康养目的地。按照每个人50平米计算,将产生1500万平米的康养设施需求,按照配套比例1:3计算,则需要5000万平米左右的康养设施,每平米按照6000元计算,需要投入3000亿元,这不包括土地投入以及后续运营投入,总体商机在10000亿元左右。
10、金融。
海南将成为全球新的金融中心,需要10年时间。这10年时间,每年需要投入1000亿元,不仅仅是盖大楼那么简单,还包括软件系统、信息系统、安全系统的构建,总体投入1万亿元,来构建全球新金融中心。围绕金融总部的诞生100栋以上的大楼将诞生,成为世界级的全球新金融中心。并且大楼高度将平均高度超过80层的超高建筑。每栋大楼在10万平米以上,并且造价将提升到12000元每平米的基础建设成本。这样的商机,仅仅基础建设就超过3000亿元,不包括土地费用。与之相配套的软件、信息系统、安全系统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配套的其他生活设施、辅助设施、城市设施将超过5000亿元。
海南机会有多大?未来10年,海南总投入将达到30万亿的规模,真正平均每年3万亿的规模,并且其中有50%的资金是国家兜底的,谁能够拔得头筹?谁能够嗅觉到巨大的发展商机,谁就可能成为超越香港李嘉诚的海南首富,甚至可以成为全球首富。30万亿元的基础投入,还不包括后续运营的商机与利润,即使赚取其中的5%,那也是全国级的首富,机会不容错过。
并不是谁都可以获得和抓住这样的机会,只有那些与历史同步、与潮流同步、与时代同步的智者带动资本一起行动,投入到建设大中华的洪流中,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中流砥柱、国之栋梁的红色资本大家。(原创:卢欥锟)
(编辑: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