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让职工群众感受更有温度的公共服务

日期:2018-11-02 来源:工人日报 浏览量:0

    工人日报(记者:陈晓燕)职工上班所在地有没有食堂?租房成本高不高?上下班交通方不方便?子女能不能就近上学?去哪里休闲娱乐健身?它们都影响着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甚至决定他们是否留在当地发展。

    据《工人日报》10月30日报道,上海闵行区委区政府日前印发《关于推进新时期闵行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并制定《闵行区加强产业工人公共服务三年行动计划》,把“加强产业工人公共服务全覆盖”作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特色和亮点,着力为产业工人提供更有温度的城市公共服务。

    自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来,在各级工会大力推动下,以对工人阶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为总体思路的改革任务正逐步在各地落地见效。上海闵行区提出着力加强产业工人公共服务,就是一次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安居才能乐业。城市公共服务水准是影响产业工人能否安居城市的重要因素。公共服务涉及交通、住房、就学、就医、娱乐、休闲等诸多方面,跟产业工人的生活、生存与发展需求息息相关。比如,职工上班所在地有没有食堂?租房成本高不高?上下班交通方不方便?子女能不能就近上学?去哪里休闲娱乐健身?它们都影响着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甚至决定他们是否留在当地发展。

    尤其是已经成为产业工人队伍主体的农民工,在劳动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职业培训等方面,更是渴望获得均等的公共服务。此外,在产业工人聚集的一些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公共服务不完善、资源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一问题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工会十七大代表提案中有所反映。

一些地方的公共服务不完善,为产业工人安居乐业带来较大困扰,成为影响产业工人队伍稳定和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

    改善公共服务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协调配合、群策群力。尤其是政府作为责任主体,要拿出具体可行的举措,并落实责任到具体单位。有的地方已经探索出一些成功做法。比如,自2012年起,深圳、广州陆续实施积分入户政策,大量农民工通过这一渠道获得城市户口,解除了职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今年3月上海出台《关于推进新时期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加强面向产业工人的公共服务建设。此次闵行区制定“加强产业工人公共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在强调区政府为保障产业工人服务主体的同时,还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氛围。

    各级工会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行动的牵头单位,在此方面更应主动作为。一方面应通过扎实调研,积极向党委政府反映真实情况,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另一方面还可针对职工最忧心的公共服务问题,积极协调,通过自办或引入社会力量合办的方式,推动问题解决。深圳福田区总工会通过撬动社会资金2000多万元,在部分工业园区和商务楼宇办起工会大食堂,大大改善了职工就餐环境和餐饮质量,即是成功范例。

    相信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政府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工会、行业协会、企业代表组织协同发挥作用,产业工人就能体验到更多更有温度的公共服务,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颛永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