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中小学生少用手机,先从改变父母做起

日期:2018-10-31 来源:钱江晚报 浏览量:0

    钱江晚报(记者:魏英杰)中小学生过度使用智能手机,是一个让学校和父母焦虑的话题。近日,一项中美日韩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对比研究报告的调查结果,再度引起人们关注。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该报告调查发现,中国中小学生智能手机拥有率为68.1%,高于美国的61.4%和日本的42.1%。按照这个结果,国内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状况值得引起关切。

    不过,我仔细看了这份报告的主要调查数据,其实,智能手机拥有率最高的并不是中国,而是韩国(87.2%)。不知道这是否能够让家长们稍微感到放心。此外,中国中小学生的触网率最低,其中原因可能在于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有些中西部落后地区网络尚未普及。若以国内城市为样本,比例应会大幅提高。试想,现在哪个家庭没有电脑、智能手机呢?

    智能手机是现代科技进步的产物,是互联网科技的集大成者。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它不仅改变了互联网生态,更改变了社会沟通方式与产业发展方向。如今,由于手机购物的便利,无论是工业制造还是销售、消费环节,都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而且这场变化依然看不到终结。它最终会将社会引向什么方向,仍然是一个谜。

    正因如此,对于智能手机的评价呈现出两极分化。作为智能手机的拥趸,眼里看到的是智能手机的各种便利之处,比如现在看新闻、刷朋友圈、听歌、购物、查违章、交话费,都可以在智能手机上完成;又如自拍一族,随时随地可以来张自拍上传。而对高科技始终保持警惕的人,则更多看到智能手机的负面影响,比如让人沉溺于网络,沉迷于游戏,以及因为玩手机而忽略了与人的真实沟通。

    同样,家长们对智能手机也是又爱又恨,只不过是自己用的时候爱,孩子用的时候恨。如今的许多场景是,大人都是一边刷着手机,一边辅导小孩做作业;或者一边玩着手机,一边漫不经心地与孩子说话,而当小朋友捧着手机的时候,许多家长都会叮嘱:只能玩10分钟啊……这句话真的是软弱无力,根本无法约束孩子。何况,小朋友对智能手机几乎就没有隔阂感,我见到的小朋友,只要手机一上手,玩起来根本不需要有人在边上指导。这就造成许多小孩因为玩手机时间太长影响了学习,也影响了视力。

    所以,对于智能手机,并不是如何禁止的问题,而是怎样合理安排的问题。而在这个事情上,其中主要推动力还是在于家长。要让孩子合理使用智能手机,关键在于父母自己改变行为习惯,不要在孩子面前做坏榜样——频繁使用手机,或者不看场合地玩手机。对小朋友使用手机,也没必要一刀切地禁止,毕竟这就是他们所处的时代特征,也是他们的一种学习途径和社交方式。只是要做好规矩,什么时候可以玩,什么时候不能玩,而且说到就要做到,而不能随意改变规则。

    中国中小学生智能手机拥有率高过美日,换个角度看并非坏事,实际上日本、美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本身就不如中国,所以出现这个结果并不奇怪。这反过来也说明,国内中小学生对智能手机等科技产品的接受度更高。这对培养新一代科技人才,说不定也有好处。(来源:钱江晚报)


(编辑:颛永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