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浙赣”边际架起“连心桥” 共享共治新格局

日期:2024-08-18 来源: 浏览量:0

北京中调法治网(法治报道员 张景涛 王义东)为进一步规范和提升浙江省常山县、江山市,江西省玉山县三地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水平,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筑牢“浙赣”边际安全稳定屏障,江西省玉山县司法局与浙江省常山县司法局、江山市司法局通过签署协同监管协议,采用合作共建等模式开创跨省边际城市协同监管新格局,实现边际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互助共赢发展,助力“两类人员”重塑新生。

QQ图片20240818203059

     通过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定期交流等方式,形成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全方位、多层次监管格局。8月6日,浙江省江山市司法局就审批经常性跨市县来玉山县做药品销售工作的社区矫正对象王某委托异地协同监管,玉山县也拟委托江山市司法局对一名经常性跨市县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异地协同监管,双方采取到异地司法所书面签到、信息化核查等多种形式实现有效监管。常山县司法局对我县289名在矫社区矫正对象人员信息均纳入平安边界智慧安防系统进行越界报警管控,加强社区矫正信息化协同,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的跨区域无缝对接,确保社区矫正对象在跨区域活动监管联防联治。

     建立三方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推动共享教育资源,互动开展在线远程教育、心理辅导、法律咨询等服务。通过共享常山县司法局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团队辅导师力量,为我县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团体辅导服务。7月3日下午,玉山县司法局组织了20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参加了常山县司法局组织的线上心理健康教育讲座。8月9日上午,两县司法局联合组织边界部分乡镇社区矫正对象60余人在浙赣边际合作共建(常玉)社区矫正警示教育基地开展了心理团辅活动,通过心理矫治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障碍,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通过线上课堂和团体辅导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形成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有效提升教育帮扶的质量和效果。

QQ图片20240818203034

    玉山县司法局与常山县司法局在浙江省清廉矫正教育基地的基础上,共建了浙赣边际合作共建(常玉)社区矫正警示教育基地,不仅是在物理空间上搭建了桥梁,更是在心灵深处构筑了一道防线。8月9日,玉山县司法局与常山县司法局联合组织边界部分乡镇社区矫正对象60余人到基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展示真实案例、VR模拟体验、心理团辅、法治教育讲座等多种形式,让社区矫正对象更深刻认识到违法犯罪的代价和后果,从而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帮助“两类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并实现自我价值,创新社区矫正教育帮扶机制,构建多元化合作模式。玉山县司法局与常山县司法局联合浙赣边际合作(衢饶)示范区建立了浙赣边际合作共建(常玉)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就业基地,整合资源,通力协作,为两地有需求的“两类人员”推介到园区企业就业,解决其就业难的问题,防止“两类人员”因无业可就而走上重新犯罪之路,目前已推荐3名社区矫正对象在园区企业就业。

  推进社区矫正对象提学历、强素质、奔共富,助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8月10日,常山县司法局为玉山县三名社区矫正对象提供了学历提升的机会,采用灵活的学习形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完成学习,真正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实习机会和学历提升教育等精准帮扶措施,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切实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增强他们的社会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为其更好地回归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浙赣”边际架起“连心桥”是三地司法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推进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下一步,两省相邻县级司法行政部门将继续携手合作,共同推动社区矫正安安置帮教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进一步促进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两类人员”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帮助和支持,促进他们顺利回归社会并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