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新型网络传销以“免费旅游”噱头盯上“银发族”

日期:2023-08-24 来源:北京中调法治网 浏览量:0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记者任沁沁 熊丰)邀请中老年人“免费旅游”期间推荐投资理财软件,吸引他们拿出养老金“投资”,宣称消费就能返利,成为“高级会员”可以“躺着赚钱”……2022年9月,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破获一起诱骗中老年人实施传销犯罪的案件,此案涉及全国35万人,其中50岁以上的有27万多人。目前,检察机关已对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以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依法决定起诉。

传销活动是如何诱导如此多中老年人深陷其中的?“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查。

“免费旅游”噱头诱骗中老年人

2022年春天,56岁的IT行业从业者陈某在老友推荐下,参加了一场“免费旅游”。在浙江台州的一处“农家乐”,他和来自各地的人们一起吃饭,舞台上有人讲着“发财梦想成真”的“励志故事”。

“我们公司研发了一款‘刷脸支付’软件,只要消费就可以返利。”台上人员称,这款叫“网联嘉”的软件,是“集电商和新消费体验于一体”“天天有收益、日日现金流”的第四方支付平台。

根据所谓“奖励机制”,只要充值成为会员并不断推荐他人充值就可以得到高额回报,即所谓的“直推奖”;同时,被推荐人之间的每一层级延展,也会产生相应的收益,即所谓的“间推奖”。

迷惑陈某的,是他们抛出的“数字区块链”“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听起来很“悬乎”的概念。于是,他充值5万元升级为区域代理,“这样可以拿到高额返利。”越来越多人被卷入其中。

几个月后,这家位于上海杨浦区五角场某商务楼内的公司,因中老年人频繁出入,被警方发现异常并展开调查。

这些中老年人,被“免费旅游”“一元换购黄金饰品”等噱头吸引,前来咨询,由此落入传销圈套。由于这家公司承诺的回报率远高于普通的投资理财产品,在天花乱坠的企业宣传和他人推介下,不少中老年人拿出养老金来“投资”。

为防止更多人陷入传销骗局,在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指导下,杨浦警方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先后梳理资金流水10万余条、数据500万余条,全面收集该团伙犯罪证据。

2022年9月,专案组一举抓获以曹某灯为首的团伙成员共16人,查处从事传销犯罪的总部及分部5个,打击从“后台开发”到“前端运营”的全链条。

“中老年人占绝大多数。”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经侦支队民警金力介绍,犯罪团伙专门针对中老年人,设计了“发挥剩余价值”“稳定的副业”等话术,抛出了“免费旅游、免费诊疗”等噱头。中老年人由于警惕性低、生活信息少、儿女不在身边等,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对象。

架构庞大、隐蔽性强、极具迷惑性

经审查,犯罪嫌疑人曹某灯注册成立上海巨赢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推广“刷脸支付”软件“网联嘉”为幌子,诱骗中老年人交纳会员费,并层层发展下线会员充值,进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

相比传统传销的线下传播,网络传销的传播渠道向社交软件、直播授课、视频会议等线上形式转变,传销产品由实体商品向虚拟商品、数字产品转变;其传播模式更复杂,传播范围更广,波及地域更多,发展速度更快,社会危害性也更大。

——借助互联网发展,传销层级更多,架构更加庞大复杂。

经由互联网裂变式推广和营销,“网联嘉”迅速发展壮大,会员遍及全国。截至案发,共有实名注册并交纳会员费的参与者多达35万余人。

金力介绍,“网联嘉”宣称,6个等级的会员交纳198元至25万元不等的会员费后,只要不断推荐给其他人下载并充值,就可以得到高达40%至75%的发展下线奖励。经调查,“网联嘉”发展层级最多达32层,资金流水高达8.5亿元,大部分收益是会员费。

“支付入门费、发展下线、复式计酬等等,这些都是网络传销的明显特征。”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七支队副支队长林植说,“网联嘉”没有实体经营的项目和产业,其本质就是通过高额奖励拉拢中老年群体交费,并不断“拉人头”发展下线,是典型的以传销为手段实施犯罪的团伙。

——模糊层级概念、隐蔽计酬方式,以逃避监管和侦查。

曹某灯到案后向警方供述,会员充值的资金都直接进入公司账户,不受第三方监管。公司也无实体经营业务,少数会员得到的所谓奖励,其实是下线交纳的会员费分成;所谓分润,则是会员每笔交易的手续费分成。

网络传销的组织者为逃避监管、掩盖犯罪活动,会极力进行伪装,甚至聘用精通公司运作、财务知识的专业人员设计传销层级模式,开发更隐蔽的计酬模式,让层级概念趋于模糊,以逃避监管和侦查。

“表面上看,‘网联嘉’对外并没有展示层级,会员的获利方式也没有直接与拉新人的数量挂钩。”金力说,实际上,在“网联嘉”运营模式中,上级会员可以通过下线发展的会员获取收益,表明其存在实质上的层级关系。

——名目繁多、花样翻新,欺骗性、迷惑性更大。

新型网络传销名目繁多,极具迷惑性。金力介绍,不法分子以电子商务、虚拟货币、消费返利、健康保健等为名,常歪曲利用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元宇宙、互联网金融等热门概念混淆视听,给遏制此类犯罪带来不小挑战。

此外,搭建传销网站技术简单、可复制性强,不法分子可同时运作多个网络传销平台。“他们熟谙犯罪手法和参与人的投机心理,不停翻新花样,给警方打击增加难度。”林植表示。

提升打防能级,强化源头防范

为进一步遏制网络传销发展蔓延势头,切实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近期,公安部部署开展网络传销犯罪集中打击行动,以涉及重大民生问题和打着重大政策旗号的新型网络传销等为重点,全力摸排一批犯罪线索,集中查处一批重大案件,彻底打掉一批全国性、区域性传销组织,严惩一批犯罪分子,切实形成强大震慑效应。

上海公安经侦部门依托新型现代警务机制,解剖“麻雀案”,分析“样板案”,总结提炼犯罪特征,主动梳理发现案件线索,强化源头防范,及时发现和切断网络传销犯罪的传播途径和链条,不断提升打防能级。

公安部经侦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积极应对新型网络传销犯罪活动,进一步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将打击锋芒对准重点领域传销犯罪;加强与网信、市场监管等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协同联动,提升防范新型网络传销风险的能力,对传销违法犯罪活动保持严打高压态势。

有关部门依法摧毁传销组织体系的同时,公众也要提高防范意识和守法意识。

“资本运作、消费返利、原始股、推荐奖、高收益、高回报等都是传销活动的惯用词,必须保持警觉;传销活动大多是‘上线瓜分下线投入资金’的圈钱游戏,对‘收入门费’‘拉下线’等行为要高度警惕。”林植提醒,广大中老年群众对投资项目一定要仔细甄别,防止被打着所谓国家政策、惠民利民、慈善互助旗号的非法投资活动所蒙骗,切勿盲目跟风、稀里糊涂就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