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

日期:2025-07-18 来源: 浏览量:0

连云港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专场新闻发布会

6ed59d569896736371f026698e2f5ff

        北京中调法治网郝金宝 报道717, 江苏连云港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举行 “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专场新闻发布会

  连云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连云港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刘成文主持,连云港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成章向中央媒体, 省级媒体,市级媒体介绍, 近年来,连云港市委,市人民政府以“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以港兴市” 的工作部署,积极“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连云港是“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战略支点、亚欧重要国际交通枢纽,是中国11个国际枢纽海港和长三角港口群主要港口之一。“十四五”以来,连云港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扎实做好对口援疆工作。通过强化规划引领、政策支持和项目带动,统筹推进重大战略落地见效,为连云港市建设“一带一路”强支点和长三角北翼增长极、对口支援新疆提供了有力支撑。

3d9fd7ab9c67cb7c3123e3a74aa2af5

一、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连云港市加快建设亚欧重要国际交通枢纽、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业发展中心、长三角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充分发挥东西双向开放优势,提升港口口岸功能,积极构建多式联运平台,加强产业对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

一是以基础设施连通为重点,畅通长三角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不断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完善集疏运综合服务体系。4D级连云港花果山国际机场建成通航。连淮、连宿高速公路及一批国省道干线加快建设。连云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工装配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进入试运行阶段,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徐圩新区产业区铁路专用线综合作业场施工基本完成,赣榆港区铁路专用线二期、旗台作业区矿石码头铁路扩建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徐圩港区疏港航道、连云港区疏港航道前期工作全面加快,宿连航道一期完工,二期工程正加速推进。按照江苏省委信长星书记作出“进了连云港就是进了上海港”的更高要求,深化与上海港战略合作,开通“连申快航”等航线,在业务融合、市场结合、资源聚合中做大港口体量、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打造长三角港口群北翼强港。助推锦江航运开通连云港越泰航线,与安徽省港航集团、徐州港等深化合作。发挥上合组织出海基地作用,深化与西安、兰州等陆港合作,服务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强化新亚欧大陆桥的国际中转功能,服务周边省市、长三角地区出口货物通过连云港港西进东出,打造长三角地区链接欧亚的重要转换节点。发挥徐州淮海国际陆港、连云港国际枢纽海港、淮安航空货运枢纽优势,进一步打通堵点、连接断点,畅通内外循环,拓展国际国内市场。

二是以产业协作为核心,加速对接长三角优质资源。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以港兴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特色产业基础,着力培育优势产业链,加快提升产业发展能级。连云港市石化基地作为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为长三角地区能源资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积极作用。围绕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目标,形成从基础原料到高端新材料的全产业链布局,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与长三角地区纺织、电子、汽车等产业形成上下游配套。布局抽水蓄能电站、LNG接收站等清洁能源项目,助力长三角能源结构优化。探索实施生物医药等产业“研发在长三角、中试和生产在连云港”的“研发+基地”模式,泰连锡国家级生物医药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江苏恒瑞医药、江苏豪森药业、连云港正大天晴等龙头企业多个创新药获批上市,其中江苏恒瑞医药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29.4%,位居全国医药行业前列。截至2024年,连云港市累计拥有生物医药企业136家,生物医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34家。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体系,同上海市联建的高效低碳燃气轮机大科学装置加快建设,与长电科技、苏豪控股签订战略协议。

三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长三角新型协作合作。突出连云港产业特色,主动对接长三角优质创新资源。与复旦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高校院所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与中国药科大学等5家高校签订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协议。与江南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无锡共建4家科创飞地,2025年新入驻企业13家、总在驻企业79家。无锡连云港工业园区加盟长三角一体化太湖融合创新联盟。与无锡合作共建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成立连云港市新医药产学研合作联盟,江苏恒瑞医药、江苏豪森药业、中复神鹰碳纤维等企业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积极融入江苏沿海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布局,设立省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中心,成立省级涉海产学研合作联盟。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强对接,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15家。

四是以联动创新为重点,提升长三角区域协同开放水平。围绕深化与长三角协同联动创新,积极探索连云港经验,形成“创新多式联运协同监管服务体系”“‘电动化’助推低碳港口建设”“中韩陆海联运甩挂运输通关‘零待时’”等制度创新成果,入选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打造“‘公铁海河’多式联运品牌”,入选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获评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秀观察案例。与南通、盐城等省内沿海城市联动创新,积极推动政务服务一体化改革。通过推进海关跨关区协同监管、海事政务“跨域办”,成功落地长三角“新三样”货物水水中转“一程申报、一单到底、一箱到底”“连云港—上海”联动接卸等便利化措施,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3dd85b47217faf637c072c2e8621261

二、打造“一带一路”双向开放支点,提升陆海联运枢纽能级

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支点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东端起点,连云港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将连云港—霍尔果斯串联起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全面提升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能级,促进沿线各地区协调联动发展”部署要求,夯实合作根基、拓展合作领域、打造合作亮点,全面深化与共建国家互联互通和经贸合作。

国际物流基地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创新合作联动模式,与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实现业务联动、人员互派、信息联通、资源共享,成为服务中亚五国的综合物流贸易平台;东门无水港10条宽轨铁路线正式投入运营,“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提质扩容”迈出了重要一步;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持续完善功能布局,做强开放载体,获批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全省率先实现整船帝王蟹进口,中吉乌“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成功开行,上合组织出海基地功能不断提升。“十四五”期间,中哈基地和东门无水港集装箱吞吐量累计突破200万标箱,上合物流园物流总量达2.1亿吨。

中欧班列枢纽功能显著增强。中欧班列网络布局持续优化,形成5个口岸、6条精品线路的国际运输体系,覆盖亚欧100多个站点。连云港—徐州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成功获批,跻身全国14个国家级集结中心行列,枢纽地位显著提升。创新推出中欧班列保税转出口新模式,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首批典型经验,示范效应突出。运营规模持续扩大,开行量由2021年的619列增长到2024年的911列,年均增长超过10%,累计开行量超3000列。今年1—6月累计开行班列467列,过境业务量占全国40%,领先优势持续巩固。

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体系加速完善。深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通过引入上港集团战略投资、与徐州组建合资运营公司、与霍尔果斯市共建新亚欧陆海联运数据通道等举措,强化与长三角和陇海沿线地区合作。陆海联运通道能级显著提升,已建成阿拉木图等6个海外仓,完成“一带一路”里海供应链基地主体工程,哈萨克斯坦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项目顺利推进,其先导区已于今年6月正式投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三节点枢纽一体化”运营体系加快成型。

对外经贸合作取得新突破。组织企业赴中亚、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地区参加重点展会、开展经贸对接,开拓共建国家市场。2024年,与共建国家贸易额突破1200亿元,首破千亿元大关。务实推进双向投资,2024年以来共建国家在我市投资设立企业31个,合同外资4.5亿美元,占全市的44.1%。截至2024年底,连云港市在共建国家投资项目35个,中方投资额4.36亿美元,恒瑞医药首次在新加坡协议投资1125万美元,贸易投资合作态势稳定向好。

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深化拓展。扩大多领域国际合作,连云港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高质量承办首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上合组织圆桌会议等活动,获批成立中哈实业家委员会(江苏省)地方联络办公室。高标准打造连云港“一带一路”技术转移中心,为先进技术、人才和项目落户连云港提供有力支撑。深化与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大学共建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研究院,举办三届新亚欧大陆桥国际人才交流活动,在马来西亚设立“连云港—怡保友好交流中心”,进一步促进双方文旅、教育和商务交流合作。

三、深化对口支援新疆工作,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重要内容。连云港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把对口支援作为重大责任,先后组建11批援疆工作组走进北疆大地,协同推进项目援疆、产业援疆、人才援疆,与霍尔果斯各族干部群众携手并肩、团结奋斗,共同书写新时代对口援建的崭新篇章。

高标准实施援建项目,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聚焦当地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金投向,切实抓好援建项目组织实施,持续改善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让边疆各族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十四五”以来,我市先后组织实施援疆项目76个,累计安排援疆资金37264万元。建成霍尔果斯市苏港高级中学、乡村振兴建设项目、都拉塔口岸中小微企业创业园、冰鲜水产品指定进口市场检验检疫等重点工程,提升了受援地区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

更实举措深化产业合作,夯实边疆发展硬支撑。连霍两地同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连云港港是我国中西部和中亚地区最便捷出海口,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国西部综合运量最大的国家一类陆路公路口岸,在中欧班列等领域有良好合作基础和广阔合作空间。“十四五”以来,积极服务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连云港、霍尔果斯、郑州、营口签署东中西部自贸试验片区四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连云港港口集团参与共建霍尔果斯智慧口岸,新亚欧陆海联运数据大通道建设项目启动实施。积极融入跨里海运输走廊,依托霍尔果斯无水港、国际班列等载体,用好中欧班列合作论坛、丝路物博会等平台,持续深化与霍尔果斯的对接合作。切实把两地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更宽渠道强化智力支持,打造人才发展生态链。围绕霍尔果斯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选派经济、教育、医疗、科技等领域专业人才,深入开展“组团式”援疆,加大两地干部人才交流力度,为霍尔果斯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十四五”以来,连云港市教育系统、医疗系统累计分别选派61人、70人援疆,有力提升受援地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

更广领域促进人文交流,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持续深化两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交往互访,常态化推进镇村结对共建、学校结对帮扶。开展“手拉手”民族团结书信交友、“点亮微心愿 爱心助成长”圆梦、“海生草”公益项目、“连霍同行”青少年夏令营等活动。“助力非遗传承 促进民族交融”职教培训项目入选国家民委“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2023年全国试点示范项目”。通过系列交流交往活动,持续巩固深厚友谊,推动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连云港市将不断强化政治担当和答卷意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两个关键,围绕建设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北翼强港,用足用好港口支持政策,致力在通道建设、市场培育、产业合作、科技创新等领域取得更大突破。加快中西部物流节点布局,紧盯内陆无水港、内河港、物流集团等平台资源,致力提高补链强链水平,打造“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重要支点。持续深化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加大产业援疆、人才援疆,通过项目建设、产业协同和民生帮扶,切实扛起援疆工作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