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总投资2000亿元重塑连云港海港城市传奇

日期:2025-11-10 来源: 浏览量:0

北京中调法治网(郝金宝)日前,江苏省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勇挑大梁,冲刺决胜!后发先致,洼地崛起,奋力赶超。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高质量发展。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连云港以十大重量级工程重塑经济发展未来:连云港港口30万吨级航道改写航运史,江苏盛虹炼化实现“一滴油到一匹布”全产业链转型升级江苏田湾核电站领跑全球核电行业连云港碳纤维打破国际垄断。2000亿投资撬动连云港万亿级产业链条,海陆空枢纽联动世界各地,民生医疗生态全面升级——连云港正从地理枢纽蜕变为产业创新高地。

2025年的连云港,正被总投资超2000亿的十大超级工程按下发展快进键。从深水大港到能源基地,从产业集群到民生枢纽,这些遍布城乡的重大项目,不仅刷新着连云港城市的天际线,更彻底重塑着连云港的发展格局,连云港让这座一带一路海陆联运枢纽城市,迎来能级跃升发展格局大变的黄金时代。

1 

连云港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让连云港港告别了建不了深水港的百年遗憾。投资17.52亿元的工程里,全球首艘浚测一体化疏浚船大显身手,提前一个月完成航道拓宽增深,现在7万吨级集装箱船能全潮双向通航,40万吨散货船也能乘潮进出。工程创下等级最高、开挖厚度最大、里程最长、疏浚量最大四项世界第一,预计2026年完工后,连云港港口年吞吐量将突破3亿吨,企业物流成本直接降低20%以上,江苏盛虹炼化的30万吨级原油船已实现码头到生产线无缝衔接。

2 

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徐圩新区的江苏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用677亿元投资打造出一滴油到一匹布的产业传奇。作为国内单流程规模最大的盛虹炼化基地,它每年能加工1600万吨原油,80%以上都是烯烃、芳烃等高附加值产品,而且80%的原料和产品能在基地内闭环互供。采用全球领先的少油多化工艺,原油转化率高达92%,还配套建设全球首条绿色负碳产业链,每年捕集30万吨二氧化碳生产绿色甲醇,让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徐圩新区成为全国首个近零碳园区试点,投产后年产值超千亿元。

 3

江苏田湾核电站扩建工程,让连云港坐稳全球在建最大核电基地的宝座。累计投资超1500亿元,装机容量突破900万千瓦,最新的78号机组用华龙一号技术,单台年发电量就达100亿度,够500万户家庭用一年。配套的90亿元滩涂光伏项目,年均发电20亿度,形成核光互补的立体能源网络。周边已集聚起核电装备制造、技术服务等产业集群,2024年就吸引就业超万人,零事故运行纪录成了全球同类项目的安全标杆。

4 

连云港云台山深处的国信抽水蓄能电站,是个85.8亿元打造的超级充电宝12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通过低谷蓄水、高峰发电,每年能调节电力40亿千瓦时,满足连云港全年1/3的用电需求。不仅能稳住江苏田湾核电的供电稳定性,还能每年减少6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新增3000公顷森林。施工采用地下厂房+生态护坡设计,弃渣全部用来筑坝,实现零外运、零污染,成了自然资源部认可的绿色矿山示范项目。

5 

连云港市赣榆港区的华电LNG接收站,64亿元打通了长三角能源新动脉。每年能处理300万吨LNG,通过全省首条海底输气管道,给苏北、鲁南地区年供天然气42亿立方米,能替代1200万吨燃煤。更巧妙的是,它回收LNG气化时的冷能发电,年发电量5000万度,够10万个家庭使用。这个项目直接带动赣榆形成气电联产+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邻近的华星LPG项目落地后,将形成年产值超200亿元的产业链。

连云港花果山国际机场空铁联运中心,80亿元搭建起未来交通枢纽。这里能实现航空+高铁+市域轨道无缝衔接,年吞吐量达500万人次,1小时直达青岛、2小时覆盖长三角。配套的智能物流中心用无人机分拣、自动驾驶货车,货物处理效率提升3倍以上。中亚班列的货物能通过铁路直达机场,再转国际航班飞往欧洲,全程物流时效缩短40%,让连云港成为一带一路海陆联运的关键节点。

中复神鹰碳纤维项目,50亿元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年产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强度是钢的7倍,重量却只有钢的1/4,广泛用于航空航天、风电叶片等领域。自主研发的干喷湿纺技术,让生产成本降低30%,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T1100级碳纤维已用在国产大飞机C919的机翼结构上。项目投产后,连云港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年产值超80亿元。

6 

江苏省中医院连云港医院,20.5亿元改写港城医疗格局。占地200亩、床位1300张的三甲医院,引入省中医院的名医团队和智能诊疗模式,能开展器官移植、肿瘤精准治疗等尖端技术。5G远程会诊系统让市民在连云港就能预约南京专家,AI辅助诊断平台让平均就诊时间缩短50%,预计年门诊量超100万人次,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省级医疗资源。

这些超级工程,是连云港重塑城市格局的核心支撑。产业上,石化、碳纤维、生物医药等集群崛起,向着万亿级园区目标迈进;交通上,港口、高铁、机场联动,打通内外循环通道;民生上,医疗、生态项目落地,让生活更宜居。2000亿投资投下的不仅是工程实体,更是城市发展的底气与潜力。

7 

连云港的蜕变,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缩影。超级工程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数据的增长,更是城市能级的跃升、民生福祉的提升。这座城市不再只是地理上的交通枢纽,更成为产业创新的高地、对外开放的窗口。未来,随着这些项目的全面落地,连云港将以更强劲的实力,在长三角一体化和一带一路建设中,书写属于连云港自己的发展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