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为县域公益组织输送成长力量

日期:2021-01-31 来源:北京中调法治网 浏览量:0

为县域公益组织输送成长力量
——记福建省同心慈善基金会『善才种子』计划

    北京中调法治网(调查员 筱红)2019年,福建省霞浦县下浒镇,16岁的小晨(化名)因养父母无力按照法院判决支付抚养费,生活堪忧。如今在宁德市益本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帮助和申请下,小晨每月能领取900元社会救助金,其实际照顾人林阿姨每年可获得深圳市建辉基金会的慈善救助金2000多元,生活也有了保障。

    “以前遇到小晨这样的事情,我们机构没有能力去帮助。直到2019年参加了福建省同心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同心基金会)的‘善才种子’计划,接受了培训,提升了能力,找到了办法。” 宁德市益本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吴成福说。

宁德市益本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霞浦县宏隆小学给孩子发放“益本盒子”

不仅是雪中送炭更是能力锻造

    2018年,同心基金会开展了一项针对老区和贫困县初创期社会组织的调查,发现70%以上的机构没有专职人员,处于松散状态;90%以上的机构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规范;80%以上的机构年运营经费在10万元以下且来源不稳定。

    鉴于此,同心基金会从2018年开始实施“善才种子”计划,以三年为周期,系统培育和扶持福建省内50家正式注册登记、有年检年报、年运营经费低于30万元、有提升意愿的初创县域公益组织。2018年遴选39家给予资助,指导其开展内部治理,提升获得外部资源的能力。同心基金会帮助这些社会组织构建政府、基金会、社会组织协作运行模式。

    同心基金会通过实地走访和举办路演等方式确定扶持对象,对入选机构的日常运转给予小额资助,并根据项目的公益性、成长性等指标,遴选公益项目予以资助。

    经过申报,2019年,宁德市益本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入选“善才种子”计划,吴成福获得3万元外出学习资助。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懂得了怎样设计项目、入户调研、链接资源、权衡成本和收益等,从大家眼中的“鲁莽义士”转变为有使命感、有战略、有办法的专业人士。

宁德市益本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霞浦县水潮小学发放壹基金温暖包活动,图为志愿者在活动现场为孩子们进行穿戴。

宁德市益本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长期为没有音乐教师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组织音乐支教

    “以对贫困家庭儿童的帮扶为例,以前我们只是倡导大家来捐钱,给孩子们发红包。2020年发生了转变,我们机构参加了腾讯‘99公益日一起捐’活动,并设计了自己的项目。前期,我们对贫困家庭孩子进行入户调查,带了皮尺和体重秤,把孩子的身高、体重、腰围等量好。随后,我们在朋友圈和社群持续开展募捐,后经壹基金配捐,为困境儿童募集了包含羽绒服、棉鞋、围巾、书包等物品的‘温暖包’150个,一对一精准帮扶。”吴成福说。

    通过学习,吴成福懂得了如何进行困境儿童筛查,也更善于系统思考、解决问题。他介绍了中心正在做的一件事情。在当地山区,一些孩子由于父母结婚时没登记,没有户口。中心就边做调研边指导孩子们的父母为孩子申办落户。后续形成一个调研报告提交给有关部门,推动问题解决。

帮助单打独斗的社会组织建立协作机制、链接外部资源

    同心基金会还帮助“善才种子”计划受助机构建立协作机制,链接外部资源。

    邵武市同心助残志愿服务中心在机构设立后的三年里没有专职人员,愿景不清晰,发展目标不具体。鉴于此,同心基金会邀请资深公益人士密集地为该机构负责人及骨干提供培训、先进经验分享会、问题解决工作坊、互助游学参访会等服务,并提供慈善公益信息资料,予以项目对接与资源链接等支持。

“善才种子”计划项目为县域公益机构举办组织能力建设活动。

福建省同心慈善基金会组织举办“善才种子”项目“善才聚力”参访游学连城站活动。

    2019年4月,在“善才种子”计划受助机构见面会上,一机构代表说,与同行交流不多,办社会组织没有经验。现场有3位社会组织负责人当即提出,可以建立片区社会组织协作机制。在同心基金会的组织下,协助机制很快建立了。吴成福熟读公益类书籍,就给兄弟机构讲课;有户外拓展背景的机构负责人彭永珏,给兄弟机构讲怎样策划和开展游戏活动;长期关爱残疾人的机构负责人吴永东,侧重讲残疾人帮扶政策和残疾人的特殊需求……

    社会组织间的协作让彼此的成长变得更快。2018年,参与协作机制的周宁县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只有2名专职工作人员、1个项目、5000元由同心基金会资助的经费;到2020年,发展到有9名专职工作人员、10个项目、80余万元项目经费。同样参与协作机制的松溪县同人社会工作服务社,从一开始只有2名专职人员发展到有10名专职工作人员,并发起成立公益慈善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以便相互配合开展工作。

    同心基金会加强了对“善才种子”计划受助机构所在地区各类协会、商会的沟通联系,让更多人了解“善才种子”计划,让该项目成为社会组织加强与各方面联系的桥梁与纽带,为获取各方面资源支持奠定了基础。

全方位助机构健康成长开枝散叶

    同心基金会“善才种子”计划聘请长期在一线提供服务、有项目执行经验的资深专业人士担任督导,指导各机构开展组织治理、项目管理、机构发展等工作;对资助项目开展系统化的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以提升受助机构规范运行项目的能力水平;聘请经验丰富的社会组织财务工作者指导受助机构财务管理工作,帮助其提升财务规范化水平。在系统帮扶下,“善才种子”计划受助机构在组织建设规范性、公益项目执行力、项目品牌力等方面获得明显提升。

    2020年9月,在第八届中国慈展会上,“善才种子”计划项目主管饶冰洁代表该项目参加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决赛路演,最终荣获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金奖。但他们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当发现一些受助志愿服务机构与志愿者沟通不畅、产生矛盾等问题后,同心基金会立即在连城市、上杭县等地举办了参访游学活动,通过嘉宾现身说法、举办头脑风暴会、开展通识培训等方式,让机构负责人懂得了厘清利益相关方关系、提升志愿者归属感、增加志愿者与机构间联系的重要意义。

来自福建省九个地市的“善才种子”计划学员带来家乡的泥土,在善才种子学训营开班式上共同种下幸福树。

    截至2020年底,同心基金会在“善才种子”计划项目中投入资金213.56万元。2020年9月,同心基金会对加入“善才种子”计划的31家机构做了一项调研,结果显示23%的机构有了专职人员,另有41%的机构人员数量实现增长;有89%的机构项目资金实现增长,其中37%的机构获得的项目资金超过20万元。加入“善才种子”计划的机构,现增加到53家。

    八闽大地上,一家家受益于该计划的社会组织宛如一颗颗破土萌芽的种子,正在朝气蓬勃地开枝散叶。(中国社会报 孙彦川)

(编辑: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