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十四五规划倾听人民呼声,深入乡村调研乡村振兴文化

日期:2020-09-30 来源:北京中调法治网 浏览量:0

    北京中调法治网(法治监督员 张芳)如何做好“十四五”规划之乡村振兴文化建设,日前,由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多位博士、博士后、研究员,深入乡村地头、深入人民群众,开展切实的深入群众调研工作,了解和倾听人民的呼声,为十四五规划开好头,响应7月30日领袖关于做好十四五规划之精神,身体力行,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田野调查和乡村走访调研。

    29日电,以应急救援志愿者为主办主创主演的迎中秋庆国庆晚会,29日晚上21点,在浙江缙云周村文化大礼堂隆重落幕,来自浙江丽水应急救援志愿者服务大队、水域山地应急救援志愿者服务大队的志愿者们,与周村志愿者共同为到场的一千位观众,奉献上精彩纷呈、寓意深刻、弘扬主旋律的精神大餐。

    晚会在诉说着应急救援志愿者心声的诗朗诵《我愿意》中落下帷幕,来自浙江丽水应急救援志愿者服务大队的十几位队员,在副队长刘会青的带领下,发自内心地倾情演出,博得全场热烈地掌声。主办方浙江丽水应急救援志愿者服务大队队长张继伟说,应急救援是志愿者自觉自愿、无怨无悔的人生选择,是人生理想的自我人格升华,是全心全意地以人民为中心、投身到社会应急救援志愿者公益组织中来的,动机是纯粹的。缙云周村支部副书记说。举办晚会,一方面把浙江乡村文化大礼堂文化内涵丰富、演出内容更接近生活,沿着新时代的道路前进。另一方面也找到了差距和不足,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文化建设中,周村将积极推进成立乡村振兴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为人民群众奉献更为精彩的精神食粮,争取在全省乃至全国做好榜样做好表率。

    水域山地应急救援志愿者服务大队党委书记武辉说,加强党对社会志愿者组织的领导、加强党对应急救援志愿者组织的领导,贯彻和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和公益组织发展,把“人人会救援”与社区文化、乡村振兴文化建设链接起来,推动省、市、县应急管理下沉到乡镇和乡村,是乡村振兴过程中,应急救援志愿者组织与乡村振兴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是党在基层的文化工作抓手,是推进社会公益组织、应急救援力量的重要补充。晚会不仅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还有讴歌党的事业的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等,情感真挚,内容感人,不仅弘扬主旋律,还推动了乡村振兴文化阵地建设。

    原浙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文研究员何伟健,正在缙云调研,观看了晚会后,他表示,浙江这些年的乡村振兴文化建设成绩斐然,特别是乡村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空前的发展,在内容和新形式与组织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应急救援志愿者们不计报酬、把“人人学救援、人人懂救援、人人能救援”的应急救援知识,编排成各种小品、情景剧、歌舞等形式,寓教于乐,值得在浙江省乃至全国推广,这点浙江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全面,应急救援志愿者的这种扎根基层、投身乡村文化振兴、乐于奉献的精神,值得全社会弘扬和发展。

    来自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研究员卢欥锟博士观看了晚会,听取了晚会筹委会的相关内容,深有感触。卢欥锟博士说,浙江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为中国的物质基础建设奉献了浙江模式。在新时代特色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如何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浙江又提供了新的探索,为发展乡村振兴和乡村文化建设、推进党在社会基层的文化统筹,浙江丽水应急救援志愿者服务大队在周村文化大礼堂的文化盛宴,可能成为“十四五规划”中乡村振兴文化建设的风向标。

    中央党校丁清晔博士说,周村文化大礼堂的应急救援志愿者组织的文化盛宴,是我国社会公益组织逐渐发展壮大、应急救援深入人民群众、文化建设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发端,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具体表现形式。主动积极推进社会应急救援公益组织文化发展,完善和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旋律,也是乡村振兴建设中的应有之义。

    中国社科院马列主义研究员刘海飞博士后说,乡村振兴是特色社会主义的的主要抓手,积极发展和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是继物质文明建设之后的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方向。发展和推动社会公益组织与人民群众的互教互学、互帮互助、互敬互爱、互动互赢和谐发展,把社会化的应急救援志愿者组织与专业化应急管理建设相结合,互为补充、相互提升,促进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步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多元化形式,也是我国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原创:卢欥锟)


(编辑: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