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佳高铁沈白段途径浑河、辽河冲积平原、大伙房水库,以及长白山系龙岗山脉等地区,沿线植物群落类型丰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品类繁多。在沈佳高铁沈白段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坚持环保先行,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于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创造了高铁建设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新业态。
沈佳高铁沈白段 陈明摄
——以桥代路,最大限度减少耕地占用。在长白山余脉与辽河平原间,沈佳高铁沈白段以77%的桥隧比穿越山水,既是对东北冬季严寒气候的科学回应——“以桥代路”减少路基冻胀风险,更是对生态保护理念的生动实践,让钢铁长龙与自然肌理和谐共生。这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魄力背后,是中国基建团队对沈佳高铁沈白段沿线地质条件的精准研判,对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更彰显了中国高铁在复杂地形中“绣花”的智慧,为高寒地区高铁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本。
沈佳高铁沈白段 陈明摄
——屏障环绕,最大程度减少噪声污染。沈佳高铁沈白段在抚顺段穿城而过,为减少列车运行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沈佳高铁沈白段抚顺段增设的声屏障采用半封闭式设计,横跨浑河特大桥,从丰城一街的116墩台开始,一直延伸到富城街的171墩台,其长度为1900.1米。此外,该声屏障的最大跨度为11.9米,整体高度则为9.35米。其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长期使用的需求,预计使用年限可达50年,这一举措无疑将为附近居民带来宁静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远离噪音的困扰。
——静音通行,最大力度保护沿线珍稀动物。吉林长白山地区,是中华秋沙鸭的原产地和主要栖息地,沈佳高铁沈白段所经过的园池特大桥是中华秋沙鸭的重要繁殖地和迁徙通道。中华秋沙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被称作鸟中“国宝”“鸟中大熊猫”,目前中华秋沙鸭的种群数量全球不足1000只。为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沈佳高铁沈白段特意在中华秋沙鸭栖息地设置了全封闭式的声屏障,在框架结构上安装的特制“金属吸声板”设置有吸声微型孔洞,内部填充高密度防火吸声材料,综合降噪系数大于0.7。这段全封闭声屏障将最大限度减少列车运行产生的声光干扰,为野生动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繁殖和栖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