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调法治网(侯振国)11月5日,阴云轻笼承德,市特殊教育学校非遗教室的玻璃窗凝着薄薄水汽,室内却暖意融融。孩子们身着崭新的红色毛衣背心,领口衬着挺括的白衬衣,小手捏着彩纸在布面上细细拼贴,专注的模样格外动人。这温馨场景的背后,是侯振国爱心团队联合鲍守坤爱心团队共同发起的“情系特教•衣暖童心”爱心捐赠活动——团队专程为孩子们送来268套、总价值4万元的定制爱心衣物,用实际行动为特殊群体孩子撑起一片温暖天空。

“孩子们的手真巧!这一幅幅布糊画,比我见过的好多工艺品都精致。”侯振国俯身端详孩子们的作品,指腹小心避开未干的胶水,语气里满是赞叹。
侯振国爱心团队成立于2008年,团队成员由最初334人发展到2000多人,始终深耕公益领域,累计向社会捐款2000余万元,主要用于帮助贫困学生,大病患者和困难家庭。在帮扶过程中,侯振国意识到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性,于2013年率领团队成员集体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群体。2015年侯振国爱心团队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侯振国在2013年被评为感动河北年度人物,河北省道德模范,2015年入选中国好人榜,2018年荣获民政部第十届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2019年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侯振国已第五次来到承德。此前四次,他与团队的足迹覆盖隆化、双滦、兴隆等县区,重点帮扶困难家庭与弱势群体,送去物资与关怀;今年8月他还为兴隆暴雨灾害受灾的5名学生各资助1万元,共计5万元。此次,他们将目光专门投向特教学校的孩子,他表示:“这些特殊孩子是更需要关注的群体,我们想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穿上新衣服,感受到满满的爱。”
在特教学校,侯振国注意到一个细节:不少特殊学生的身边都有家长全程陪同——有人一手帮孩子翻课本,一手记老师的教学手势,有人陪着孩子做肢体协调性训练,眼神时刻追着孩子的动作。“孩子要上学,家长就得放下工作全程陪护,既没了收入,又得时刻操心,家庭负担一下子重了太多。”侯振国轻声感慨,语气里藏着心疼,“往后咱们不光要给孩子送物资,还得多琢磨办法,帮这些家长减轻点压力。”

捐赠仪式上,启音七年级学生小阳(化名)攥着新衣服的衣角,慢慢抬起手,用流畅的手语认真表达心意:“您送来的不只是衣服,更是一份关注与关爱……也许我们的成长会比别人慢一点,但正是因为有你们这样温暖的阳光,让每朵花都能在自己的时节里,勇敢地绽放。”简单的语句,却让在场人都感受到了孩子的真诚。
随着阴云渐渐散开,孩子们抱着新衣服在教室里排队,红色背心连成一片,像阴天里绽放的一串太阳花。侯振国站在队伍旁,看着一个孩子把脸轻轻贴在新衣服上蹭了蹭,眼中满是欣慰。为表谢意,学校特意制作了“情系教育 大爱无疆”的牌匾,孩子们还亲手送上,稚嫩的动作里满是感恩。
“承德有很多优秀的道德模范和爱心团队,平时交流时了解到这里仍有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便想着联合本地力量开展活动,打破爱心的地域界限。”侯振国说,特教学校学生本身属于弱势群体,家庭条件也相对困难,因此此次特意将关怀聚焦到他们身上。谈及未来计划,他表示,团队后续还将关注救助站、未达低保标准却确有困难的家庭等群体,让爱心持续传递。
据了解,侯振国爱心团队的队员均来自河北霸州市新利钢铁有限公司。随着公司转型退出钢铁行业,团队队员虽分散至全国各地,难以集中开展大型公益活动,但侯振国与身边核心队员从2008年至今,始终坚持投身各类公益活动,持续救助弱势群体。
侯振国以其坚定的公益理念,不仅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更引领了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吸引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公益事业。这份凝聚起来的公益力量,既推动着社会和谐发展,也用点滴爱心为“中国梦”的实现注入了温暖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