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调法治网(张洪海报道)9月23日,山东省禹城市“中国农民丰收节”现场热闹非凡。在张庄镇农产品展区,市民把“张庄杨李”豆腐皮摊位围得严严实实,争相抢购。买到一大兜豆腐皮的市民刘先生高兴地说“早就知道他家的豆腐皮用古法传统工艺制作,好吃。可惜,我家离张庄远、自己年龄又大,想买去不了。这回好啦,借丰收节买了10斤,回家放冰箱里,想吃就拿出一条来”。
山东省禹城市豆腐皮制作技艺发源于清康熙年间,距今逾300年历史。据《禹城县志》记载,当地盛产优质黄豆与甘冽地下水,为技艺诞生奠定自然基础。而传承至今,当地影响大、群众信赖的属张庄杨李豆腐皮。据悉,张庄杨李豆腐皮于1913年由李庄村村民李勇路结合本地百姓口味特点,研制“九道古法工艺”生产而成,至今已有超百年历史。经过五代人传承,一直以其细腻口感、醇厚豆香成为当地一绝,深受居民和外来食客喜爱。
张庄杨李豆腐皮作为当地传统技艺的文化载体,黄河流域豆食文化的活化石,承载鲁北饮食习俗、传统手工智慧及生态伦理。其选料严苛。仅选用本地高蛋白黄豆或黑豆,利用深层地下水提升蛋白溶解度,促进凝胶网络形成。采用九道古法工艺制作。一是六步重构蛋白保风味(即挑豆、打浆、过滤、点浆、泼皮、压水);二是三步手工工艺保筋道(扯皮、煮皮、晾皮)。张庄杨李豆腐皮制作技艺传承脉络清晰完整,通过家族亲教口传心授,保留古法精髓,未受工业化冲击,从选料到加工出成品,主要技艺均为手工操作,生产过程没有任何添加剂。其营养丰富、嫩滑可口的独特风味与品质,作为禹城“中国大豆之乡”名片的一部分,其文化价值逐渐被本地民众和外界认知。
经过百年传承和不断沉淀积累,张庄杨李豆腐皮形成了独特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为保护技艺的传承,第五代传承人王坤,继承外祖父家族及母亲李俊喜传统技艺经验的基础上,与徒骇河流域农耕文明、鲁北平原物候规律、现代文旅深度融合,强化“手工”、“古法”、“地域特色”,创新和开发新的豆食产品品种,并于2024年注册“张庄杨李”商标。投资50余万元开办谷园豆制品加工点,建设330平米的全封闭、无菌式大厂房,引进高压杀菌、真空包装等先进设备,将豆腐皮的加工工序细化,构建“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古法加工—生态养殖--冷藏--线上线下销售”循环产业链。一张豆腐皮,完成九道工艺,需要经过20多道繁杂的工序才能制成,包括选豆、去皮、泡豆、磨浆、过滤、煮浆等等,机器只能完成部分操作,主要工艺全部需要工人手工完成,所做出来的豆腐皮口味纯正、风味独特,畅销鲁、京、津等8省市市场,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双赢。
王坤作为张庄杨李豆腐皮第五代传人,正以坚定的历史担当,投身于百年豆腐皮非遗文化的传承事业。秉持匠心精神,瞄准中高端及礼品市场,采取豆食馆宣传、古法工坊活态保护、商标认证三大举措,守护舌尖上的瑰宝,让古老技艺在时代浪潮中焕发新生,谱写非遗保护的壮丽篇章,泽被后世,永续流芳。
编辑:颛永建
中调热榜
最新推荐
宝鸡市石文化协会组团参加中韩第八届国际赏石、寿石文化交流展
地沟油可再生资源转化清洁航空煤油 连云港抢滩欧洲航空低碳燃料市场
梅苑派出所杨绍舒:警徽下的倔强守护
世界性学专家(美国)邓明昱院士率国际博士团队在贵州·六盘水·首钢水钢医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阿坝州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700余名运动员共襄盛举
国际华人(美国)邓明昱教授应邀出席2025年贵州省心理学会学术年会并作主题报告
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2025年大会召开
工企联动探新机——哈尔滨市私营企业协会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行业工会开展多领域企业走访
交通安全体验员:守护应县交通的“民声探头”与“共治纽带”
人工智能训练侵犯作品复制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