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社会实践还是无薪实习 要说清楚

日期:2018-11-30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量:0

    中国青年报(记者:韩中锋)如果学生权益得不到保障,就无法体现对职业人才的尊重,无法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职业院校学习。

    “班主任说,那儿有网吧、健身房,每天的工作也很轻松,一个月还会给3000元工资。去了才发现,每天从早到晚组装灯泡,并没有工资……”西安技师学院15岁的一年级学生李丁(化名)说起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认为学校欺骗了他们。(《华商报》11月26日)

    社会实践重在学习性,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一般而言,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时,往往会安排学生参与与自身专业对口或相近的工作。而将学生安排到密闭的工厂车间内,重复“组装灯泡”,对于专业学习毫无必要,置学生利益和前途于何地?

    违规实习现象屡禁不绝。在很多新闻事件中,校方和教师以社会实践等名义,安排学生到工厂车间等岗位无薪实习,而企业方则暗中给校方“人头费”,由此形成了利益输送链条。

    在此事中,相关企业和学校涉嫌违反《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该规定明确禁止“安排、接收一年级在校学生顶岗实习”和“安排未满16周岁的学生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学校将此举解释为“社会实践”,不足以撇清相应责任。

    更为严重的是,学生本应获得的劳动报酬也被拖欠。相关规定明确,企业应参考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量等因素,合理确定实习报酬,“原则上不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试用期工资标准的80%”。而校方承认“全部学生是没有工资的”,表现较好的孩子,厂里面会以补助的形式给予奖励。但这个奖励毕竟只是软性的,缺乏制约性。

    职业院校开展实习和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也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国家亦明确支持“工学交替”。然而,如果将学生放到与专业学习风马牛不相及的无关岗位,不仅难以达到实践育人标准,还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影响学生专业发展。

    在当下的升学选择中,职业院校本不为考生所青睐,似乎只有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学生才会读技校。这固然是学生基于就业质量和传统观念等因素所作的考量,但职业院校学生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也是重要原因。中国要提高制造业水准,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大国工匠”是关键一环,而这一切,离不开高素质生源。如果学生权益得不到保障,就无法体现对职业人才的尊重,无法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职业院校学习。

    依法保障学生权益,仅靠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相关企业和学校的处罚力度,建立黑名单制度等,恐怕还不够,因为这些都无法消除企业使用“廉价劳动力”的动因。企业是逐利的,岗位是有限的,这就导致很多企业冒着风险违规使用实习生,或延长学生工作时间,或拖欠学生实习报酬。因此,地方应该积极为职校学生开辟实习渠道,给予愿意接收实习生的企业一定政策支持或补贴,以此鼓励企业接受实习生。(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颛永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