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调法治网 (史志杰 报道)2025年8月14日,陕西省周至县公安局尚村派出所依法将一名高风险未成年人送入陕西省育新学校接受专业矫治教育。该案例展现了基层公安机关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创新实践。
一、案件基本情况
涉案未成年人陶某某(男,15岁)长期处于辍学状态,存在严重不良行为。经调查评估,尚村派出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相关规定,于8月13日依法作出对其采取12个月矫治教育的决定。
二、执法工作亮点
1. 科技赋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精准定位
2. 多警联动:网侦大队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3. 规范执法:全程依法依规,确保程序正义
4. 人文关怀:及时进行健康检查,保障未成年人权益
三、教育矫治体系
陕西省育新学校作为专业教育矫治机构,将采取"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1. 文化知识教育
2. 心理健康辅导
3. 行为习惯矫正
四、专家解读
西北政法大学未成年人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李教授表示:"此案例体现了三个转变:从被动处置到主动预防、从单一惩戒到综合矫治、从部门单打到社会协同,是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典型案例。"
五、后续工作安排
1. 建立定期回访机制
2.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3. 协调教育部门做好复学准备
4. 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机会
周至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推动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位一体的保护体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注: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文中使用化名并隐去可能识别个人身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