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散文:家乡的洋槐花,留下一串串沉甸甸的记忆

日期:2023-03-13 来源:北京中调法治网 浏览量:0

    随着时光的流逝,许多美好的记忆都被岁月的车轮碾碎了,模糊了,甚至淡忘了,唯有家乡的洋槐花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一串串沉甸甸的记忆……

    我的家乡在豫东(皖西北)农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村前村后、涡河岸边,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洋槐树。每当人间芳菲四月间,在蒙蒙细雨的滋润下,洋槐树的叶子就顶破了嫩芽,舒展开来,有的还结出了槐豆,嫩嫩的、黄黄的,像羞涩的少女一样腼腆。

    待到四月下旬,洋槐树的叶子长齐了,洋槐花也就开了。远远望去,绿绿的、白白的一片,洋槐花点缀在茂密的绿叶之间,一阵轻风吹拂,扑面而来的是那沁人心脾、让人陶醉的甜甜的浓香。

    如果你在树下仔细观看,就会发现一串串白色的花蕾,挂在每个树枝的上面,一串有若干个分支,每个分支上长着若干个雪白的花蕾,花柄是淡绿色的。

    如果你从树下经过,伴随着和风轻舞,一股股槐香就会随着微风扑鼻而来。立时,村前村后、涡河两岸的空气里,都弥漫了淡淡的甜香,蜜蜂嗡嗡嘤嘤地忙了起来,蝴蝶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小鸟儿也叽叽喳喳地嬉闹,整个村庄都在甜甜的醇香里醉了……

    每当这个季节,村里人都会忙中抽闲,把木(竹)杆的一头拧上铁钩子,提着小竹篮,到村前村后,到涡河岸边去轻轻地采摘洋槐花。记得有一年,我放学回家,和小伙伴们一起到村后采摘洋槐花,不大一会儿就摘了大半竹篮子,一串串槐花像银铃似的,诱得人们直流口水。母亲下地干活回到家,见我采摘的洋槐花,甚是欢喜,但再三嘱咐我,要在树下用钩子采摘,不要爬树,因为树枝很脆,有时遇到大风,很危险的,我谨记在心。

    那个时候,父母都在生产队里参加劳动,靠挣工分吃饭,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母亲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她把洋槐花拿到厨房清洗干净,再用凉开水加点盐冲泡一会儿,然后撒上面粉 ,让花与面粉充分融合,再放入锅中蒸熟。开锅之后,她熟练地将洋槐花装入盘中,撒上盐、香油和蒜汁,一道美味的蒸洋槐花便出炉了。这时,一家人津津有味地喝着玉米粥,吃着黑窝窝,就着香喷喷、甜绵绵的蒸槐花,那口感堪比当今的山珍海味儿。

    到了盛夏时节,洋槐树给乡亲们撑起了阴凉,树荫下成了乡亲们的吃饭场,人们一边吃饭,一边谈论着“三国”、“水浒”、“淮军”……从远近奇闻到农作物长势,从邻里长短到粗犷的玩笑,使单调的生活变得充实和满足。

    晚上,母亲把洋槐树下扫得干干净净,为我铺上芦苇席,让我在这里乘凉,仰望头上黑黝黝的槐树影子,在这神秘而恬静的夜空里看月亮、数星星。母亲说,睡在洋槐树下,不至于被月光“晒”黑,如果被月光“晒”黑了,小脸就再也变不白了……如今,慈祥的母亲已经离我而去了,我再也听不到她讲的故事了,再也吃不上她蒸的洋槐花了……

    似水流年,岁月蒙尘。多年前的涡河大清淤和非法采砂,不仅毁坏了很多良田,就连我们村后和涡河岸边的这些洋槐树也没能逃过劫难,被砍伐殆尽。现在,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种植的大多是杨树,洋槐树只能挤在某个角落里孤独地生长。(怀家伦写于2018年4月23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