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调法制网 张芳报道)笔者一路南下及北上,无论参加会议还是处理工作相关事宜,都会遇到家长倾诉孩子学习问题,只是东南方沿海地区表达相对温和些,江淮地区理性兼顾殷切期望,西北地区更多生硬的暴力表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北对于经济文化的要求有所侧重,针对孩子学习期望的表达也具有地域特点表达上的较大差异。
针对孩子学习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1、培养孩子学习的格局,胸怀和慈悲之心。
2、让孩子了解学习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重要意义。
3、明确学习目的,通过学习培养多种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探索学习方法,了解学习及记忆基本规律,摸索不同学科学习异同之处。
4、培养平和长远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计划,非为一城池的失利而武断蒙蔽心智甚至断送前行的道路。
5、无条件的爱孩子,爱他原本具备的先天条件,尊重孩子特点差异性,给予孩子足够的阶段性探索空间,在孩子没有自己方法之前,可以将自己已有成功经验提供给孩子进行参考,当然孩子可以选择拒绝使用,也可以借鉴,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甚至刚开始有些糟糕的探索,只要不涉及危害自己和他人安全的探索,均以开放的心态给予信任和宽容的态度。
6、家长需要处理自己的情绪,更多时候是处理自己焦虑,保持平和的心境好处有几点:
A、带着爱看着孩子缓慢的成长
B、给予孩子创造性发展出更多的可能性
C、不谈论自己与他人孩子的学习情况,一不伤人,二不伤己
D、不当他人面揭孩子伤疤,不拿别家孩子与自己孩子比,亦不要因为自己孩子优秀而伤害到别家孩子,影响家长,孩子之间的社交关系。
E、对于孩子成绩无论怎样,都保持平静的态度,让孩子在稳定的环境下以正常的心态进行他所喜欢的节奏学习。
F、不要随便进入孩子的学习领地,让其培养自己学习习惯的安静场所,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在孩子需要的时候请给予适当正确的指点。
G、让孩子真的为自己及兴趣而学习,增加个人自驱力,父母在不在都一样的学习习惯,以自己是否完成为标准,而不是在父母监视下被动学习。
其实只要引导得当,孩子并不讨厌学习,有那么多同龄孩子,他们对学校的喜欢超过在家里的感受,当然前提老师不让学生反感,我们也从学生时代走过来,对于自己喜欢的老师,总是第一个跑进教室,殷切的等待喜欢老师的出现,孩子们也是一样。
结果我们的家长与孩子实际的现状却是:
不学习时母慈子孝,一学习鸡飞狗跳,一考试不理想,恨不得把孩子贬到脚底,把邻家孩子尊为天神,让自己同龄的孩子有种对邻家孩子遥不可及的自卑感,更有更多北方家长语言肢体暴力孩子,孩子战战兢兢的在学校和家里承受着各科老师尤其班主任老师无节制的占课,家长无节制的紧盯着自己一举一动的高压政策下,心如囚笼的孩子,不知如何排遣自己紧张压抑的情绪,尤其青春期的孩子,为了缓解压力,轻则咬秃指甲,血红血红的,玩转笔,摸小东西,愣神,重则偷偷划手臂,徘徊在抑郁自杀的边缘,一道道触目惊心的刀伤,只有在刀划过手臂这个时候,才知道自己才有还活着的感觉,这一切的一切尤其后者,很多家长根本就不知道,孩子好不容易在双重压力之下,找到点苟延残喘的狭小空间,经常因为偷玩被发现,致使脾气本来就不好的父母暴怒发作,更多形式表现在语言和肢体方面,北方居多,结果就变成家长越愤怒孩子越慢的普遍现象。敬请夹缝中生存的家长们多给予孩子点耐心和爱心,更主要的是生存的空间,知道你们很不容易,面对着社会残酷的选择,家长的焦虑也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普遍家长焦虑现象有感:
家长有时间应该提升个人能力,眼界,格局和胸怀,平静自己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才有可能冷静正确的引导孩子,中国更大多数家长是在拔苗助长,功利化育儿,在不断树立孩子心灵的栅栏,阻止孩子成长和爱的能力而不自知。
其实,我们对孩子最大的帮助只需要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予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成为他们想成为的样子,而不是到达家长想要他们到达的地方,我很感谢我的工作,让我能够体会到这些,表达出可爱的小家伙们真实的感受。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苦苦挣扎的家长们和可怜的孩子们!希望能够对您们有所帮助!(凌云原创,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咨询微信:EJXLZX (标注:咨询)
(编辑: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