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大学生暑假警惕成为“工具人”

日期:2024-07-31 来源: 浏览量:0

北京中调法治网(法治报道员 李嘉祥)近年来,在校学生参与电诈犯罪的比例不断升高,诈骗分子通过利益引诱,蛊惑学生出租、出售、出借“两卡”,或参与吸粉引流、架设“手机口”等,导致一些认知不足的学生沦为帮信犯罪的“工具人”,自毁大好前程。帮信罪,全称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且情节严重的行为。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信罪)涉及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出售、出租银行卡和手机卡:包括但不限于银行卡、支付宝、微信收款码等,明知可能被他人利用实施网络犯罪的情况下,仍提供给他人使用。    

2.为诈骗团伙提供技术支持:如帮助安装维护通信设备、铺设信息传输器材。      

3.帮助境外诈骗团伙“跑分”洗钱:通过银行卡、微信等账户帮助违法犯罪团伙进行非法资金转移。    

4.提供批量社交媒体账号和“解封”封禁账号:通过非法手段批量注册、收购社交媒体账号,并出租或出售给诈骗团伙。    

5.提供收发短信验证码的服务:大量收购实名电话卡,为犯罪团伙提供接收短信验证码的服务。    

6.给别人提供带缴电话费服务,收取手续费,实际资金来源于电信诈骗。

7.“两卡”类行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向他人出租、出售银行卡和手机卡,用于接收、转移信息网络犯罪相关款项。

8.“跑分”类行为:登录特定平台为网络犯罪团伙提供转账帮助,从而将赃款“洗白”。   

预防犯罪,切记贪图蝇头小利,天上不会掉馅饼,有的只是陷阱。凡涉及银行卡、信用卡、电话卡、微信、支付宝等账户,都要谨慎小心。

大家不要轻易相信“低成本、高收入、零风险”等话术的欺骗和利诱哦。大学生犯“帮信罪”不仅会在当下承担法律风险,也会给自己将来在升学、就业、社会生活等方面埋设障碍,代价不可谓不大。作为大学生,更要擦亮眼睛,绷紧法律之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脚踏实地的劳动获取合法报酬,不辜负国家和父母的培养。

mmexport1722321140843

(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