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我的律师梦:一个贵州苗族姑娘的成长故事

日期:2018-09-19 来源:北京中调法治网 浏览量:0


    (北京中调法治网)2010年毕业于澳门大学,获刑事诉讼法法学硕士学位,曾于某国企工作五年,从事汽车金融风险管理、诉讼管理工作。目前任黔东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理事。现主要研究民商事争议诉讼解决、刑事辩护、企业法律顾问等领域的法律业务。

追溯根与源,感念故乡

    生活节奏之快,快到人们常常只根据贴在个人身上的标签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出彩与成功。于我而言,不管是身处求学时的澳门还是现在工作、生活着的北京,我身上最显著的标签恐怕就是“苗族人”,“贵州的苗族人”。进入而立之年,我时常想分享一些自身的成长经历给我的同龄人或比我年幼的后来者们。回过头看,站在命运十字路口上自己每一步的选择和走向,看似顺畅,实际上也是一点点退却内心自卑,树立自信、坚持自强、锻造毅力的过程,所以,我的文字里没有浓浓的鸡汤,有的只是生活在你身边的邻家姑娘-她的执着与挣扎,以及负重中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

    出生在贵州台江苗寨的一座吊脚楼里,母亲说我刚满月的时候爸爸曾抱着我在寨子里兴奋地兜转了一大圈,那时父亲初为人父的喜悦是我们很难体会到的,很快,满寨的人都知道了我是父亲的长女。直到现在每次回老家过年,当许多耄耋老人拿苗话问这是哪家的客人,我一说出父亲的名字,老人们都能清晰地回忆起父亲那一天的骄傲神情。

    我生长在这里,苗寨就是我的根、我的源。即便如今远在北京,可只要一踏上老家的土地,那一片静谧的苗寨,响起的蛙声、蝉鸣,就会让心远离尘世和喧嚣。我常常会遐想当年父亲抱着我游寨子时的场景,想起爷爷要求我们所有孙辈都要会说苗语,要我们敬畏自然、感念祖先的祖训——这是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传承,是种在心里的源。

开眼看中国,求学冀、澳

    对于所有希望改变命运的孩子,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贵州,想看看山外的世界,体验别样的人生,只有通过学习知识。教育几乎是山区小孩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犹记得2002年一个夏令营的机会我第一次来到了北京,才发现原来省城之外有这么大的世界,所以,在大家都准备考取省内大学的时候,我立志要走出去。有时命运会眷顾那些执着的人,高考我被司法部直属高校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录取,成了当年该院校在全省招收法学专业的两名女生之一。

    22岁大学毕业,我考上了省城的公务员,但让人惊喜的是我同时也收到了澳门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这时候,在道路选择上我和我的父亲产生了分歧与冲突,他希望我去省城工作,从此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但我心里却还装着一个更大更精彩的世界。去澳门攻读硕士,首要的挑战就是学习和生活所需的费用,这对家里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最后,倔强的我还是坚持去了澳门,在这样一个生活成本较高的城市,入学没多久,我就因为经济压力考虑过退学,后来经过学校和教授们的帮助,我通过兼职做助理半工半读养活了自己。在澳门的岁月是艰苦的但也是自由和满足的,因为在逆境中自己练就了应对挑战的能力,学会了如何去营销自己,懂得了怎样去争取机会、把握机遇。

跳出舒适区,追逐律师梦

    24岁研究生毕业,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澳门奔赴北京,在一家国企业工作。居北京,大不易,苦涩常有,苦在你独身一人漂在快节奏的大城市,苦在你每天必须要挤拥挤的公交地铁,苦在你心怀很大的梦想而在现实中无所适从。

    相对稳定的工作很快就得心应手起来,在职期间,我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现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在工作5年后的2017年,我毅然选择辞职、跳出自己的舒适区,转行做律师。同过去一样,在这个抉择上,父亲依旧不理解、不支持,在他看来这是不考虑后果的行为,是冲动。但我会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抉择是正确的。

    而在已经工作的这五年里,我最大的幸福就是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组建了家庭,生养了娃娃,在偌大的北京有了头顶上的一片瓦,有了夜晚等候的一盏灯,有了家人与爱。我穿着爸妈为我置办的银饰嫁到了北京,安身立命。

    29岁离开机关来到“枪林弹雨”的律师界。现在的我处在律师的起步阶段,往后还会有很长的路要走。回望这游学、工作、奔走着的十二年,性格里本是自卑、怯懦和对未知恐惧的我,也因流淌在身体里的是苗族人的血液,靠着不怕苦、不怕累的坚持和毅力,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知识改变命运是苗寨人坚定的信仰,我要靠着自己的双手和头脑,苦不言苦地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苦,自信、坚定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归零再出发,开启新征程

    进入律所从实习律师做起,曾经五年模式化的工作经验要清零,但我并不觉得可惜。我也时常跟父亲聊起现在的工作状态,告诉他这个行业的难处,也告诉父亲律师这份职业使我产生了怎样的蜕变。刚好,处于白纸的状态,拿出谦卑的学习心态,从零开始,也是一种幸运。

    律师行业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在于,行业的天花板高,只要你肯努力,收获往往也翩然而至。实习律师是一个吸收与滋养的学艺阶段,小到证据材料的编码,快递单中的备注事项,与法官、客户对谈的沟通用语等,这些不容忽视的细节在培养着一名准执业律师的习惯、耐性与品质。

    在面对新案件、新问题时,我也从刚入行时在繁杂信息前的无所适从,到现在职场上的自信从容,与同事、同行讨论业务,从法规与案例中探求案件的突破点,去接近对己方有利的案件事实…… 从黑暗中我摸索到了一点点星光,往前越走路越明亮,心里越来越兴奋。

    有人问我,经历这些后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是认真对待生活的苦与甜,感恩生活的难与乐,是在每当回头看的时候,会感谢当年背着书包游走全国考公务员的你,为了通过司法考试咬牙在职复考的你,为了研究一个案件彻夜未眠的你,为了客户一份文书奔走半座城市的你,为了自己心中的选择咬牙坚持的你。梦想不分大小,当你认定了,坚持就好。

    我想,选择走上律师这条路,就是送给而立之年的自己一份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