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调法治网(张芳)在海南,博鳌,乐成医疗健康旅游先行区,11家超大级医院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4月22日,数十位专家齐聚一堂,就生殖健康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理论高度地磋商和研讨。其中,最为吸引与会者热议的话题如:女性不结婚生娃为何不合法?“同性恋代孕和卵子保存伦理与合法性”,是参会者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作为先行先试的乐城医疗健康旅游先行区的主要内容之一“生殖健康医学”中,存在的各种律法和伦理与社会矛盾冲突,也可见一斑,亟待寻求解决之道。
一、男人精子保存已经成为法律允许的行为,为什么女子卵子保存不可以
我在2000年前后读研究生的时候,上海的大街小巷就到处贴着收购精子的小广告,这种小广告也贴满了大学校园,当然还是有偿的捐精。后来,据说卵子有偿捐赠也变得很普遍了,一些女大学生为了改善生活,或者贴补家用、或者为了买个苹果手机,被地下黑组织骗取,无麻药状态抽取卵黄囊的事情也就屡见不鲜。虽然协议说抽取1个卵子,但是实际操作中,对于成熟的卵子悉数抽取,甚至没有成熟的卵子也被错误操作抽取。当然各种求助有偿捐精的诈骗短信、电话充塞在手机和微信里。相关法律和法规逐步认同男子精子冷冻为合法行为的依据,竟然是“男子采精过程没有痛苦”为理由予以放行,以对女性采卵以过程痛苦予以禁止。若是在腰麻的情况下,女性采卵子也是没有痛苦的,当然并不一定快乐。
而医疗健康旅游先行区生殖健康医学如何先行?比如卵子的采集和冷冻技术已经成熟,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婚姻的成本维护递增,一些女性选择不结婚,人数越来越多,女性的生育后代的欲望也在下降,母性特征在降低,传统意义上的女性性格特征,可能也在变化和降低。一边是全社会人口的锐减,从2015年放开二孩政策以后,2016年人口出生率有了短暂的反弹提升,2018年人口出生率以每年200万左右的人数锐减,现在人口出生率停留在1.1左右,很快可能跌破1.0,而人类要想可行性继代繁衍下去的比例是2.0左右。如果每年出生人口降到每年1000万人,则中国人口的锐减将非常危险,也就是说出生率只有0.7-0.8之间。
如何鼓励生育成为当今中国面临的最大危机与考验,一边是人口出生率锐减,另一边是人口老龄化递增,住房成为最好的“避孕药”,生存压力直接导致生育压力的产生和飙升。但是,不结婚,或者单身者想要生娃,怎么办?那些现在不具备生育条件的人想要生娃怎么办?那些现在不想生娃、想过几年生娃又该如何得到生育权利的保障?谁在剥夺未婚单身女子的生娃生育权利?如何维护和保障未婚、单身女子的生育权利?
单身女子生娃不仅要遭受社会歧视,还要遭受法律对于生育权利的剥夺与歧视,这是否也是人口出生率下降的主要矛盾点之一?
二、多性恋、同性恋、丁克者生育后代权利,是否该被剥夺或者如何实现
与会专家学者们和参会者们也热议了多性恋、丁克家庭、失独家庭的孩子生育难题。在生殖健康医学现行法律框架和条款下,多性恋、同性恋、丁克家庭、失独家庭,一旦他们在某个时候有生育的愿望,或者想要孩子,他们就必须要提前保存精子或卵子。然而,如果没有生殖医学辅助技术的干预,如冷冻精子卵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技术的支撑,则这类人群很难再达成生育后代的愿望,他们的生育权利因年龄、生育能力等因素被影响,而又被相关法律制约。
如上面说过的女子卵子冷冻技术不被法律许可而男子精子冷冻合法。在妇幼保护条例中,对于非医学、非商业行为的卵子冷冻与移植可以进行,但是在生殖健康医院推动卵子冷冻、精子冷冻、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业务过程中,必然产生费用,费用谁来承担?如果生殖健康实施单位不收费,则这些工作难以开展,而收费就变成了有偿服务的商业活动,如何界定公益和商业之间的界限?如果卵子冷冻技术不被法律认可,则很难推向博鳌医疗健康旅游先行区的先行先试,而推进了这累业务,则可能与现行法律法规相违背相冲突。而不违背相关法律法规,则多性恋、同性恋、丁克家庭的后悔者、失独家庭的生育年龄错过者的生娃权利被剥夺。
关键点在于:如果推进公益的社会生殖健康辅助医学服务提供,谁来出这笔钱?又是谁来鉴定、审核哪些人群享受这类公平权利?
三、人类基因编辑、重组、优化、重构干预,是否会造成人种和人权困境
若准许卵子冷冻技术的普遍应用,则根据目前的生殖技术发展来看,人类基因的编辑、重组、优化、切割、重组、重构等生殖医学技术干预行为,可能发生在有支付能力的家庭。这样的结果是让他们家庭的后代基因越来越好,有钱、有权的家庭的生育权利被不断地扩展和放大,社会不公平性继续扩展,这与人类大同社会理想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显然是背道而驰的。人类对婚姻和家庭的维系将以金钱和权利作为主要构建,人类对爱情婚姻的美好向往将可能被打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正常的竞争与平衡将被打破,可能会推进人类地球的加速灭绝或毁坏。
显然,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伦理道德问题,而是上升到国家与民族发展空间的竞争和非正常对抗性竞争。如人体克隆技术、人体组织克隆技术等等,在技术环境下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如何对这类技术的发展进行引导和适度的管控,就成为先行先试的难题。哪些领域可以放开、哪些领域适度放开、哪些领域不能放开或者逐步放开?关键是“谁来规定和约定这些放开的范围和节奏”?先行先试必须要解决在律法准许范围内的风险承担、和在法律没有准许范围外的先行先试矛盾。
作为民营企业的医院,先行先试的成本和风险相当的大。作为公立医院的医生和领导与先行区的相关领导,谁也不愿意拿自己的乌纱帽先行先试,究其本质还是责任、担当态度问题,也就是说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没有解决。无论从立法的组织先行先试,还是从生殖医学健康技术的先行先试,都必须要解决风险谁来承担的难题。与会有专家提出“先行先试小岗村精神”,列举了小岗村当年的先行先试18人是冒着坐牢的风险,开创了改革开放的先河。
这里面有一个最本质的区别是“小岗村的村民是为了吃饱饭不饿肚子”,与其被饿死,不如分田到户试一试。在那样特定的背景环境下做出的决策。俗话说“光脚不怕穿鞋的”。而乐成医疗健康旅游先行区的医院背后,则是动辄10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的产业,他们的先行先试所面对的风险,相比较小岗村来说,大的多的多。从医院经营者、企业家个人来说,他们的试错成本非常巨大。从乐城医疗健康旅游先行区产业发展角度来说,他们不具备抗御和卸载与承担先行先试法律的风险。相对于整个中国乃至全球的先行先试战略目的来说,这一步又必须走出去,必须踢开这一脚,才能够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推向全球的战略,做好样板工程和先行发动的战术组合拳。
但是在开展先行先试的过程中,有必然会牵涉到相关法律和国际方面的人-权争论、伦理争论,以及基因的相关技术争论与讨论,将生殖健康医院推向风口浪尖。当地官员们则往往在不出风险的过程中睁一眼闭一眼你好我好大家好,而一旦发生了医疗风险、医疗事故、国际人类伦理攻击、争端的时候,将责任一股脑儿推卸给医院或者生殖健康实行中心,任何医生或者研究人员个人力量不足以承担和卸载这类风险。
四、男女性别胚胎干预、切割、组合、选择,如何突破现行法律框架先行
与会者与专家学者们也提到了诸如男女性别的失衡,目前男女比例虽然已经逐步倾向平衡,从2000年前后的120:100逐渐回落到110:100的比例平衡关系,还距离正常的男女比例平衡点103-107:100有一定的距离。现实生活中,一些农村户口的家庭砸锅卖铁都要生个儿子,否则会被邻居、亲戚、他姓人家歧视,他们宁愿离婚也要生个儿子的大有人在。
他们通过B超对早起胎儿进行性别选择和人流与性别干预。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这样的干预措施非常普遍,据说计划生育让1.5亿左右的胎儿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也就是导致2000年左右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根本手段和技术与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压力的增加,现代女性均倾向于生育1个孩子。据全国女性生育意愿调查显示,生育年龄的女性生育意愿为1.8个孩子,实际生活中可能远远低于这个生育实际数字。这就造成生育率的逐年下降,女性独身比例逐年升高,越是优秀的城市女性,越愿意选择独身,越是那些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年轻女性,越是可能成为独身女性和单亲妈妈。这一现实引发参与专家学者的热议和与会者的热烈讨论。
在生殖医学干预生育的发展过程中,在诸如缅甸、泰国、新加坡、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已经形成了生殖医疗干预产业,在中国的很多地市,也多形成了“生殖辅助地下黑工厂”,无痛采卵和有偿捐精、有偿捐卵业务被广泛开展,就如同2000年以前的黑诊所做人流业务一样。仅在越南就有中国人前往开设的生殖健康医院6家。在云南昆明,报喜鸟医院有很多家,就是典型的生殖健康干预医院,堂而皇之地在开展生殖健康干预。其他诸如省会城市的人民医院也多数在开展试管婴儿、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业务,费用从3万到100万不等。如前阶段的郑爽代孕时间,娃出生了,却不愿意要了。另一个案例就是两个女同志决定生娃,娃生出来了,两个人又要分手,娃判给谁抚养?从现行法律法规来说,她们俩都没有抚养权......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极其暴利的产业,并且已经形成了上下游联动、销售拉客、卵子购买、精子选择、体外受精、胚胎培养、胚胎分割、胚胎移植等技术已经逐步并全面得到了应用。
要在海南医疗健康旅游先行区推进这样的生殖辅助技术先行先试,最难解决的就是卵子的来源、卵子的捐献、卵子冷冻合法性。一旦卵子冷冻合法,则卵子有偿捐助、卵子无偿捐献不成为难题,而对于卵子的所有权和生育权主张就成了难题。对于男女性别胚胎干预、切割、组合、选择也就成为了难题。既要确保男女比例平衡不被人为的干预和打破,又要满足和维护需求者在法律框架下的生育的权利,如何突破现行法律框架先行?应该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也应该引发立法专家、学者、伦理专家与学者的高度关注,积极呼吁尽快成立自贸港的生殖健康医学相关法律法规或者条例,既要维护中国的女性卵子冷冻与生育的权利,又要维护男女比例平衡,避免权贵阶层、资本家通过商业生育活动,打乱人类生殖领域的平衡,打乱社会财产、权力的竞争平衡,加快自贸港相关立法的出台,给个时间限定,不能谁都管谁都不负责,让这类立法遥遥无期。
法无禁止即可行,相对于全国的相关立法,海南自由贸易港需要单独的立法,也必然进行单独的立法。
所以,乐城健康医疗旅游先行区先行先试必须率先行动,首先是率先行动相关立法,在先行先试的过程中完善相关立法,这就是要海南乐城医疗健康旅游先行区自己有担当,当然没有能力不行,汇集全国的医疗、健康、伦理、法律等相关专家学者,先行建立相关条例、法规、法律,逐步完善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相关专业立法--生殖健康辅助立法。
五、资本化生育生产与人类生育品质的选择,如何能维护社会公平性发展
当然,当人类生育生产技术发生彻底的变革的过程中,也就必然发生生殖权利的争夺。一些基因被人为地扩大的本质,就是权利、财富、购买力在比拼,且不说这是个拼爹的时代,也不说这是个拼钱、拼健康的时代。一些掌握了社会财富资源或者权力资源的人,可以甚至不受约束地生育,将自己的基因优选、繁育、繁殖、继代、继承下去。
那些通过学习走进城市的农村户籍优秀女子,往往现实的生活压力和爱情婚姻的观念的变化,导致她们不愿意婚姻、甚至不愿意生育而错过了生育最佳的23-30岁的年龄,因为她们没有安全感,在她们过去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中。当她们有生育愿望的时候,可能就不再具备生育、怀孕、生产的能力。这种变化正在成为中国人口下降之痛。但是,有钱人、有权人家庭在逐渐向3-5个孩子方向发展,一般的家庭则多数维持1-2个孩子,很多女性虽然嘴巴上愿意生育第二胎,但是实际的避孕措施,让第二胎遥遥无期无法到这个世界来。如最新消息,江苏有5个城市人口进入了负增长状态,如泰州、扬州、苏州、无锡、镇江率先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越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人口负增长率发生的越早,这也将是中国房地产房价下降的一个硬性冲击力量。虽然说“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但是,随着这种避孕药的作用的发生和发挥,人口的锐减已经成为不争的必须面对的事实,避孕药的副作用正在凸显功效。
财富、权力、权贵对于生殖健康医疗技术的使用,让那些失独家庭、身体残疾、单身女性生育权利被挤占和剥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所谓剩女的婚姻是因为优秀造成的,肯定是悖论。现代女性爱情婚姻家庭生殖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可持续发展,越是所谓的优秀的女性越是不愿意多生育甚至不愿意生育,有相当一部分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的女性甚至拒绝婚姻。相反,那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往往更容易生育2-3孩子。但是,即使如此,也很难弥补剩女不婚不孕造成的人口出生率锐减。
比如海南,一边在大力发展房地产,形成90%以上的空房、空置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是正直生育年龄的女性迫于住房压力、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不愿意生育。海南在大力引进人才落户,据2021年4月7日的相关新闻说,已经引进23万人,距离100万人才还有一定的距离。海南从600多万人口增长到967万,要想超越100万,还有空间,而海南的真正承载力,笔者之前的文章建议是1500--2000万人,实际可以提供3000万人的生活空间。这和日本、台岛、新加坡等比较,是可以得出相关结论的。但是海南的气候炎热,相对于内地来说,四季不分明,确实有可能影响生殖能力。不过话说回来,南非更人,人口增长却并不低于中国。
所以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23-30岁适婚适龄生育的女青年来海南,生育2娃就送一套房子,一下子就解决了这些医学专家、人口专家、伦理专家、律法专家、社会学专家学者们苦思冥想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因为全国后续也可以纷纷效仿,而不是大量引进所谓的“人才”成为城市发展房地产的接盘侠。城市真正的后续运营承载力和发展动力,一定是人口红利而不只是科技红利或者土地红利。政策与税收立法红利,到了该体现威力的时候了!
(原创:卢欥锟)
更多资讯,敬请添加:luyukun222
(编辑: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