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 2025年09月26日08版
九月二十四日,北京市京师(西安)律师事务所主任李豪(右)和同事在审查涉外企业拟定的合同草案。 受访者供图
“我们既要做法律服务的提供者,也要当‘一带一路’法治合作的推动者,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架起法治桥梁。”9月18日,北京市京师(西安)律师事务所主任李豪说。
面对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李豪展现出独到的眼光。
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舞台上,外贸交易日益频繁且复杂多变。李豪带领团队深耕中亚法律,洞悉商业脉络,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规避潜在风险,确保企业跨境业务顺利开展。
2023年,在陕西省司法厅的指导下,李豪经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授权将该律师事务所中亚区域中心设立在西安市,以西安市为桥头堡统筹“中亚五国”法律服务网络建设。如今,该律师事务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办公室相继成立运营,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办公室进入筹备阶段。
北京市京师(西安)律师事务所派驻至中亚的骨干律师,均为具备中、俄、英等多语种能力的法学博士。他们在公益服务中主动担当,为中国企业解读当地劳工法,为20余家面临法律风险的中小企业提供公益维权服务,切实为中国企业发声。
同时,北京市京师(西安)律师事务所在西安市成立“涉外法律公益服务站”,为西部中小企业提供免费跨境合规咨询,截至目前,已开展线上线下培训30余场,服务企业超500家。
今年4月,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与霍尔果斯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设立京师哈萨克斯坦驻霍尔果斯办事处、京师莫斯科驻霍尔果斯办事处等。这一举措不仅打通了中国与中亚的法律服务通道,还通过“法律+商业”一体化咨询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链条支持。“我们要让中国企业在中亚的每一步投资,都有法律的护航。”李豪说。
某物流集团公司为提升国际枢纽的服务能级,积极探索物流领域的战略合作,寻求李豪及其团队为他们在哈萨克斯坦投资的项目提供法律服务。通过细致工作,李豪为该公司提供了当地有关法律法规、注册流程、税务政策等方面的咨询,同时起草合同并进行审查,确保所有涉外合同内容合法、完善和风险可控,还为该公司提供了当地劳动法方面的咨询。“现在,这个物流集团公司已经在哈萨克斯坦成立了中亚办事处,海外业务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李豪说。
李豪团队以法律合规、产业协同、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布局,在中亚法律服务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先后建立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数据库、跨境税务智能规划系统和多语种劳工合规指引库,为企业提供从市场准入到运营退出的全周期法律护航,已累计为127家企业定制合规方案,帮助客户平均降低30%跨境法律成本。
此外,李豪团队还建立了中哈产能合作法律保障机制,通过法律意见书前置审查、跨境争议预防指引等工具,促成中哈、中乌双向投资项目47个,涉及金额近千万美元。
2023年,李豪率队研发的“合规风险智能评估模型”为23家中资企业提供“政策适配性整改方案”,实现100%企业运营许可保留。
2024年,某中资企业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农业项目遭遇当地社区抵制,李豪带领团队深入调研,发现问题根源在于文化沟通不畅。通过组织中乌农业科技合作论坛,李豪团队不仅化解了纠纷,还促成双方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李豪以卓越的专业能力、创新精神,在涉外法律服务领域取得扎实成效。他的故事,是共建“一带一路”法治力量的生动写照。7月3日,李豪荣获陕西省“2024年度法治人物”称号。“涉外法治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将以行业涉外法律服务为纽带,在持续推进区域法治合作、护航企业‘走出去’的征程上展现担当作为。”李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