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你知道黄埔的九佛吗?特别的城给特别的你

日期:2022-12-07 来源:北京中调法治网 浏览量:0

 

(文 / 池令涛)广州的黄埔,历来就很有名。

一是古时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二是闻名于世的黄埔军官学校的所在地。

在2009年,广州黄埔区启动了一个规划:建设中新知识城。从那以后,她就像一棵梧桐树,开始吸引五湖四海的人来到这里。

 

十多年过去了,这里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

你现在来到黄埔,所到之处,都会看到一个图标,像一个舒展开的飘带,红黄蓝三色,英文缩写SSGKC。

中新知识城,纵跨了大半个黄埔区。

 

走在今天的九龙大道上,完全叫你感受到了知识城的创新魄力。换句话说,她已进入全新境界,成为高科技建设的领跑区。

查看资料,显示现在的知识城规划面积已扩容至232平方公里,涵盖黄埔区中北部的“三街一镇”,九佛街道、龙湖街道、长岭街道、新龙镇。据说它相当于20个珠江新城的面积,60万规划人口。

 

从国家层面上看,她是继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之后,中新两国又一跨国合作的标志性项目。

从地域角度看,完全成了广东经济转型样板。

看看下面这组时间。2010年6月,知识城奠基。2018年11月,知识城正式上升为中新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2019年2月,国家把知识城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2020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

国家已完全赋予了知识城开展深化改革、先行先试的历史重任。

 

感受她的变化,还是先去九佛和旺村开始。

我是6年前在这里定居下来的,当时被知识城如火如荼的招商热潮所吸引,就是看到了这里未来的发展之路。来这里时,地铁14号线已贯通,21号线正在修建,万科幸福誉,绿地,时代天韵,合景天峻等小区才刚刚落地。京东、腾讯、产权局、生物产业园、西门子、宝洁等大咖都在进入中。

记得4年前的九龙镇还没有动迁,那年夏天,在镇中心的一棵老榕树下,我经常和一位镇上的老人聊天,他说这里也被称为九佛。

 

那么,这里是不是真有九个佛呢?九佛的来历也很有意思。传说,宋朝首都南迁后,中原人开进岭南,到了明朝,他们的生活慢慢安定,村民们决定到佛山请十尊佛像回来供奉,以求国泰民安。

第二天,一名壮汉从石湾精心挑选了十尊佛像往回赶,当走到钟落潭时,已疲惫不堪,一个不小心一尊佛像滑落水中,(据说那座桥至今还在,取名佛公桥)最后,壮汉只好挑着九尊佛像回到九佛村,供奉在山顶,从此以后,这里就有了九佛这个名字。

在九佛镇的中心,有棵大榕树,当年的榕树树干参天而且多筋,要几个大人才能抱过来,它枝繁叶茂,如同一把硕大的绿伞,据说已有百年历史,今天的这棵是1997年补植上去的。

 

树的旁边有座建自50年代的砖瓦大房,一直是农贸市场,老人们说那里曾是合作社时期大食堂的所在地。

“那个时候九佛生产的酱油很有名。”

 

无论春夏秋冬,每到农闲,村民们都会聚集到树下,谈天说地。住在临街的老吕告诉我,“这棵榕树,见证了九佛镇的发展,特别是今天,知识城的建设,又给它带来了机遇。”

今天,九佛街道彻底拆迁了,它已是中新知识城的中心,距机场30公里,距黄埔港38公里,距深圳的罗湖口岸100公里。

镇上的小学和中学,远近闻名,何棠下和旺村的孩子们都要到这里来上学。

 

何棠下的小黄告诉我,“这里发展太快了。几年的功夫彻底变成了一座科技城”。

何棠下村是知识城展览中心所在地,这里最吸引人不仅只是知识,还有对未来的规划和设计,每天拔地而起的建筑成了引领全区的时尚地标。

当地村民看到了希望,体会到了幸福的来临,这里成了梦升起的地方。

绿地缤纷城的何丽娜是最先落户这里的大学生,她说,是受到了知识城青年人才引进计划的吸引。

“优厚的待遇能让我们在这里大显身手。”

“这里招商优惠政策更是大手笔,每时每刻都在吸引人的眼球。”

城区招商局的小黄告诉我,九龙大道,14号地铁到增城,21号线直达天河,使这里成为汇聚财富和资本的聚集地。

在旺村,入住的机构已四处开花,在海丝知识中心,全国各地的多座名校研究生院,业已开学,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等正在建设。

 

时代天韵,绿地,合景天峻,雍景湾,悠方国际,等社区已拔地而起,新的面貌已尽收眼底。

 

在合景天峻,江西南昌人朱大姐和我是邻居,她今年六十多岁了,原来在家乡是作妇联工作的,她能来广州定居,“完全是为了孩子们!孩子们在这里成家立业,生意都在这里。”她有两个男孩,一个闺女,两个男孩已成家,最小的女儿在海丝知识城里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读书。

“老大老二的房子,一个买到了时代天韵,一个买到了合景天峻,我自己也在合景买了一个80平的小复式。帮他们带孩子啊。”朱大姐说。

合景天峻小区属于开放式商住区,设施齐备,紧邻绿地缤纷城,海丝知识中心,地铁14号线旺村站就在家门口。

“住在九龙大道的旁边,吃、住、行多方便啊!”

旺村的今天已经日新月异。

 

从悠方国际中心旁的平岗河流沙河交汇处,沿着广州著名的万里碧道,南进,三十分钟就到了旺村村委会,现在是拆迁指挥部所在地,村民的房屋农舍大多已不在了。中间的水塘还在,仍有蓄水,依然能见东江支队活动旧址的石碑。

 

旺村的土地已经全部被征用了,村民也都住进了高楼,划分了10几个经济社,每年都有分成。

对比旺村的今昔,新型的城乡一体化在这里被充分地解读了,知识城的浮现是从零开始的,说一个有趣的误解知识城位于未合并前的中新镇,不少人就以为是中新镇的知识城,实际上是中国广州政府与新加坡政府合作的超级项目。

规划232平方公里,已远远大于天河区(137.38平方公里)、荔湾区(59.1平方千米)、越秀区(33.8平方千米),这么一比,知识城规模真不小。

 

还记得广州城市发展的策略吗,就是“东进、西联、南拓、北优”。从整体来看东进和南拓是最成功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依托广佛同城的西联也在奏出重大成果。

 

而北优,到底是优什么?曾经,社会各界纷纷议论,不被看好,还远离珠江沿岸资源、只能做睡城吗?

 

然而,今天的知识城已经成为当前仅次于南沙的重视度的项目,带动总投资额约3100亿。知识城已引进了165个重点产业项目,如瑞士龙沙、粤芯、诺诚健华、百济神州、创维、百度Apollo等,这都是花都区不可比拟的。

 

知识城的成功,打破了山区不能迅速繁华的传统思维。通过辐射,向旁边的从化、增城溢出产能、人才、经验,实实在在地达到均衡化。因此,说知识城就是广州的造城标杆,一点也不为过啊。

 

我一个外来户,定居在知识城,已越来越感到了获得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