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首页 资讯 法治 调查 人物 访谈 名人 名牌 教育 科技 健康 医疗 文旅 环保 食品 安全 非遗 公益 财富 生活 情感 婚姻 房产 汽车
网民投诉 纠纷调解 法律维权 中调评论 中调观察 中调智库

搜索

您的关键词

从17岁摆地摊起家,到走向世界的“饰品女王”

日期:2020-11-09 来源:北京中调法治网 浏览量:0

南财专访(清如)

    40年前,17岁的周晓光为了养家糊口,走南闯北摆地摊卖绣花样;

    如今,她已经是身价百亿的浙江女首富,也是走向世界的“饰品女王”。

    一路艰辛,一路拼搏,周晓光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书写了一段浙商传奇。

白手起家

    周晓光出生于浙江诸暨的一个小山村,生活清贫,全家十口人只能勉强不饿肚子。

    高中毕业后,为了养家糊口,17岁的周晓光坐上火车,去东北等地卖绣花样。她白天摆地摊做生意,晚上坐车赶路,如此循环往复,走南闯北。

    “人在外地,不舍得花钱买东西吃。中午摆摊饿了的时候,就买几个便宜的烂苹果,把坏了的部分挖掉,当作午饭吃。最苦的是精神上的孤独,没有亲人……”

    6年之间,她竟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练就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1985年,周晓光与虞云新结婚。第二年,两人拿出所有积蓄,在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买下一个摊位。凭借细心观察以及同样爱美的天性,周晓光决定经营饰品。

    于是,虞云新到广东等地购买原材料,周晓光就在晚上加工,然后第二天摆摊销售。一年后,他们就赚了十几万元。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周晓光在义乌最好的小区买了房子,在市中心朝阳门买了店铺。但是她并不满足于此。

    1995年,周晓光创办新光饰品有限公司,开始追寻更高的事业理想。

新光饰品

    公司创立伊始,周晓光就斥资40万元在广州饰品一条街开设分公司。分公司发现当时广州街上的女士都爱佩戴丝巾扣,立刻将信息反馈给公司本部。

    于是,周晓光迅速组织设计人员开发出几十款品种投放市场,结果,新光饰品一炮而红。

    之后,她趁热打铁,相继在义乌、沈阳开设销售窗口,进行由南向北循序渐进的阶梯式产品销售,让新光饰品风靡全国。

    1995年到1998年,新光饰品迅猛崛起,在全国建立了产品销售网络,一跃成为行业老大。

    与此同时,周晓光知道,企业的成长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管理人员的支撑。于是,她带领团队到各地进修,或者邀请知名学者到公司授课,提升全体员工的综合素养。

    此外,为了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周晓光于1998年开始引进专业的管理咨询团队,并且导入企业形象标识系统。1999年,她聘请来自台湾的职业经理人担任公司总经理。

    在她看来,“经验很重要,但方法更重要,背后的人最重要。”

    成为国内饰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之后,周晓光开始朝更高的目标迈进:走向世界。

走向世界

    当时,义乌的饰品公司有1000多家,新光的产品一面市就会被人仿冒,而且价格比新光低很多,这种恶性竞争让整个饰品行业陷入萎缩状态。

    于是,周晓光将目光瞄准国际市场,遍访亚、欧、美,考察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不同饰物的要求和理解。

    经过两年的精心筹备,周晓光决定到国际市场闯一闯。她闭关生产了6000多个新产品,运到香港参加2000年的国际珠宝饰品物展。

    结果,周晓光的产品在展会上引起了巨大轰动。新光饰品吸引了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的70多个客户,订单络绎不绝。

    “我第一次带着自己的产品参加国际展览,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大大增加了自己的信心,我不但要做中国的第一,而且要做响中国的品牌”。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新光集团拥有21家全资子公司及控股公司。

    根据《2018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周晓光以185亿的身家蝉联浙江女首富。

    吴晓波这样评价她:“周晓光的成长,是一次蝴蝶出蛹的飞翔,她是很多中国女孩梦想的榜样。而她之所以蜕变为蝴蝶,秘方就是女人拥有更多的情商以及坚韧的自信。”(来源: 南财专访)

(编辑: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