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调法治网(杜靖 报道)走进山西省大同市杜庄乡南六庄村,连片的蔬菜种植基地生机勃勃。整齐排列的日光温室与移动大棚内,红润饱满的圣女果缀满枝头,清香四溢的网纹瓜静待采收。“如今在家门口的大棚干活,收入不比外出打工差!”村民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2021年,南六庄村成立平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村党支部带领村民远赴天镇、阳高及“蔬菜之乡”山东寿光考察取经,引入现代农业理念。当年便流转土地120余亩,建成100栋全钢架蔬菜大棚,种植青椒、圆生菜、香菜等作物,还配套建设了交易市场与冷库,不仅带动本村40多名村民年务工增收60多万元,更辐射周边村庄发展露地蔬菜2000多亩,吸引60多名外村村民务工,人均年增收超万元。
几年间,南六庄蔬菜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如今,全村已拥有日光温室大棚31栋,移动大棚950栋,总面积达1400亩。“村里确立了‘支部引领+政府扶持+企业投资+农户受益’的发展路径,创新采用了‘整体租赁’模式,实现了企业、村民与村集体共赢。”村负责人介绍道。“我们的蔬菜根本不愁卖!”负责销售的张元边打包边说,南六庄的优质果蔬不仅直供本地市场,更跨越千里,热销北京、广东、上海等大都市。
从零散田块到千亩连片,从传统耕作到智慧经营,南六庄村用一座座林立的大棚,在黄土地上奋力书写着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振兴答卷。这条创新探索出的发展之路,正引领着这个小村庄,坚定迈向特色现代化农业的新未来。(供稿:杜国宇 马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