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调法治网(张洪海 报道)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城乡结合部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强、各类矛盾隐患多等问题日益显现,亟待探索精细治理新路径。为此,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山东省禹城市禹兴街道古城社区把人民的需求放在首位,坚持党建引领,在市委组织部、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和支持下,汇聚辖内资源,创新实施“七色标识+分类施策”服务模式,做细网格、因人施治、精准服务,实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打造多元共治、服务多样、和谐共享的新模式,成功开辟出城乡结合部精细化治理新路径。
七色管理档案
做细网格,七色分类,让服务有“精度”。古城社区面积4.74平方公里,辖21个住宅小区,居民4292户,常住人口1.29万,沿街商铺 321 家,其中有5 个小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常住居民3695户,占比86.1%。聚力组织全覆盖。根据地域面积、人口密度等实际,对地处城乡结合部的5个居民小区,按每个网格覆盖300—500 户的规模,科学合理地划分12个网格,配备12名专职网格员及36名社区志愿者,选优23个党员中心户,搭建起“社区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让组织覆盖无盲区。聚力摸排掌实情。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等对辖区居民开展起底式入户走访,以“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不同颜色对住户进行具体标识,整理出红色党员240户、绿色军人家庭96户、橙色重点人员(刑满释放、社区矫正)3户、黄色残疾人员12户、青色困难户(低保、特困等)2户、蓝色留守人员54户、紫色租住和流动人员335户以及普通居民2953户。聚力分类勤走访。坚持“一线工作法” ,规定社区联合志愿服务队,对留守人员每周走访1次;对残疾人员、困难户每月走访1次;对老党员、退役军人每季度走访1次;对租住户和流动人员每月电话联系1次、每半年走访见面1次,定期查漏补缺,掌握详细情况,真正将网格员全面下沉,推动网格员成为基层治理的“移动探头” ,让基层治理末梢更加敏锐,让社会治理的根基愈发坚实。
定期开展各类公益服务
整合资源,靶向施策,让管理有“温度”。以党建联建为抓手,将辖区内“双报到”单位、“共驻共建”单位、“红色合伙人”、社会公益组织、志愿者等各方力量纳入网格治理体系,整合辖区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力量共聚、事务共商,破解城乡结合部服务资源分散的问题,成功打造多元共治、服务多样、和谐共享的新模式。突出模范带头当表率。针对红色、绿色标识的居民,社区党委发挥党员、退役军人先锋模范作用,设置先锋岗 36 处。吸纳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志愿者组织建立“邻里帮帮团”、“七彩百合”、“囍管家”等 6 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环境整治、移风易俗、文明劝导等活动 350 余场次。突出资源整合齐参与。针对普通居民,社区党委链接 12家“双报到”单位、8 家社会组织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动员签订 12 份“红色合伙人”共建协议,开展幸福市集、重阳家宴、义诊义剪、国学课堂等各类活动 120余场。为解决紫色租住户和流动人员、蓝色留守人员、橙色重点人员就业问题,古城社区开设“就业帮扶、真情相助”“春风送岗”“社区微业”等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 60 余个,推动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突出暖留服务提质效。针对黄色、青色、蓝色标识的留守人员、困难群体,古城社区在原有“家庭签约医生”的基础上,动员街道卫生院医生与残疾人员、困难户、留守老人建立帮扶对子,现签订帮扶协议 34 份,定期上门进行健康指导。同时,规划建设总面积 18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超级综合体,设置暖心食堂、养老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等板块,切实让困难群体、留守人员行有所至、心有所依。
老年棋牌室
超前管理,精细服务,多元治理有“力度”。吸纳能人强自治。从红色、绿色标识中挑选19 位政治过硬、能力过硬的热心大妈、爱心人士、法律专业人士作为矛盾调解员,对于群众建议及 12345 热线反映的问题,邀请物业、楼栋长、网格员、居民代表等定期楼角议事,累计解决邻里纠纷53起,化解苗头性问题16件,12345市民热线件数同比下降 53%,实现“格”内化解矛盾, “格”外守望相助。流动管理不流失。针对紫色流动人员,网格员“分时分段” 主动上门见房主、见承租人、见证件,及时动态调整,确保“人来有登记,人走有注销”。对于长期外出务工人员,社区通过电话“月月通”模式,了解其工作生活情况、心理状态和意见建议。先后收集和征求意见建议157条,解决共性问题32件。法治教育入人心。社区党委聚焦“关口前移、精准滴灌” ,重点围绕橙色高风险标识户、蓝色留守人员、紫色租住户和流动人员开展法律宣讲 12 次,对《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及防诈反诈进行重点宣传,受众 1600 余人次,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提升基层法治水平,真正让社区始终保持高效运转与蓬勃活力。
为留守儿童赠送书包
聚焦城乡结合部城市建设核心任务,禹兴街道党工委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争创一流,积极投身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伟大实践,以实际行动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现代化城市基层社区建设新标杆。(文/张凯 魏玉源)